麥德姆颱風成了這次復興航空墜機兇手嗎?儘管各個氣象資料顯示都符合起降標準,不過,意外還是發生了,各界矛頭指向風切和能見度。當天氣候不佳,所以飛機在空中盤旋40分鐘,之後機長判斷能降落了,卻碰上「垂直風切」,風向、風速迅速改變,導致太接近「誤失進場點」,機長不得不重飛,卻沒想到當時順風浮力低、飛機根本拉不起來,因而墜毀。至於能見度,7點還有1600公尺符合降落標準,不過7點10分卻只剩下800公尺禁止起降,機長最後通聯說要重飛,時間點剛好落在7點06分,會不會在這中間能見度已經降低,恐怕也是墜機原因之一。
麥德姆颱風離開,卻在那瞬間帶給台灣人無限傷痛,23日晚間,復興航空空難,澎湖墜機,48人罹難,各界矛頭對準天候不佳。氣象局預報課長黃椿喜:「(雨帶)下午3、4點以後,一直持續到深夜11、12點。」
明明已經解除陸上警報,但卻有一條長長螺旋雨帶,在澎湖上空賴著不走,根據氣象資料顯示,當天5點左右,陣風達7級,但時雨量卻超過30毫米,6點、7點雖然雨勢稍微趨緩,但仍舊達大雨等級,風勢依舊大。
而且伴隨著打雷閃電,這一個個密密麻麻的小點,代表的正是打雷次數,看得出來天氣相當不穩定。氣象局預報課長黃椿喜:「他的風向比較紊亂一點,比較紊亂的話就比較會有水平,甚至『垂直風切』。」
前民航局飛航總台副總台長蒲金標:「雷雨在機場上空,過去是『禁止起降』,但後來有規定授權給航空公司來決定,因為航空公司有不同機型,所以讓他們自行決定。」
各航空公司自行決定,復興航空決定照樣起降,意外就此發生,為什麼總說起降一定得繫安全帶,就是因為容易碰上亂流搗亂,當天因為天候不佳,飛機在空中已經盤旋40分鐘,好不容易可以降落了,卻碰上垂直風切,尤其在1500英呎以下的「低空風切」帶更是明顯,風向、風速突然改變出現亂流,本來是逆風、浮力強,但卻突然變成順風,導致浮力減弱,飛機降落的進場點跟著受到影響,機長不得不拉高,要求重飛,但就是因為浮力小,飛機拉不起來,因而2分鐘後雷達上消失,墜機了。
就像放風箏,高空風速強,但低空因為地面摩擦風速低,必須逆風助跑,否則飛不起來,當時墜機很可能,就是因為風向轉成順風,偏偏颱風天,雷雨常伴隨著風切。
時間重回事發當天,當天晚上7點,能見度還有1600公尺,符合起降規定,因此7點06分,機長向塔台表示決定重飛,但偏偏預報10分鐘才一報,7點10分時,能見度已經降到800公尺,禁止起降。會不會在這短短10分鐘過程中,已經降到800公尺危險範圍導致墜機,各界也都不排除。
民航局副局長李萬里:「他的雲高1600呎夠的,能見度1.6公里是合法的,機長他有這個權利,決定當時落還是不落,也許報得天氣都非常好,但是他覺得這陣風很怪,他沒辦法落地,還是可以採取重飛的動作。」
民航局說,一切都符合標準,但機長判斷也是重要一環,因為就在同一天,立榮航空2架班機,在下午4點多和近7點,都順利降落馬公機場,為何這架致命的GE 222就是躲不過?機長經驗不輸人,或許在這中間天候又有了變化,就等最後飛安報告出爐,解開迷惑。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