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航空「颱風天」正常起飛,釀成不幸意外,有空姐在網路上PO文,表示飛行員和空服員絕對比乘客更不想飛行,但決策者並不在自己手上!究竟飛機在颱風天的起降標準是什麼?飛行教官說,第一關「民航局」會先看起飛當地氣候決定,之後再由航空公司以及目的地機場塔台決定,不過要不要降落,則是由機長憑藉「個人經驗」,考量「能見度、側風角度和風力」做出最後判斷。
民眾:「颱風眼在你右邊。」
民眾用手機拍下從高空鳥瞰颱風的畫面,厚實雲層圍繞成一圈圈漩渦,清晰可見。民眾:「這一輩子能遇上幾次。」
在暴風圈之上,飛機或許能夠平穩飛翔,但如果遇到不穩定氣流,機身上下劇烈晃動,餐盤、行李滿天飛,影片中看見地板一堆物品散落凌亂,天花板也佈滿咖啡殘渣,但其實空服員最害怕的是,遇到連精密儀器都無法掌握的「晴空亂流」。
前空姐Lynn:「飛機就直接下來,如果還在送餐的時候,我們人都還是在機艙服務,那飛機急降的時候,人就彈跳嘛,彈跳兩次,所以就我那同事是背打頂,然後打到天花板,然後摔了兩次,那都沒法服務了,就回來直接平躺。」
親眼看見同事受傷,但仍在工作崗位上的空姐還是必須收起害怕,繼續服務所有乘客。
前空姐Lynn:「這是我們的專業,每一個人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該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擁有6年經驗的空姐,能夠坦然面對航行中的意外狀況,但也有些空姐PO文表示,遇到颱風天,飛行員和空服員絕對比乘客更不想飛行,但他們並不是決策者,也沒有權利決定今天要不要飛。
前空姐Lynn:「也許她才剛剛飛,也許她才剛前一個飛(行)才很顛簸,所以她會怕說接下來再一個,這次又颱風,就是很多個人因素。」
對空服員而言,真的是用「生命」熱愛這份工作,至於飛機遇到不穩定氣候,飛或不飛,機組員以及所有乘客的安全把關,就靠這「4道關卡」。
飛行教官Alston:「天氣預報標準在哪裡,是民航局先定,之後再來航空公司SOP在那之上,在這一些安全範圍以內,確定可以飛的時候,飛行員、機組人員出去出勤,然後到了那個目的地,塔台會再發佈一次,現在的風力多少、角度多少,然後最後由機長來做,要不要進場的決定,在這邊的話,我就是收油門對準跑道進場。」
機長的基礎訓練養成,先在電腦前模擬,確定成為儲備機師後,接下來就得進入模擬機艙,應付各種突發狀況。
培訓機師江雅萍vs.黃抗志:「發生什麼事了,我們有電力系統故障。」
應付各種無法預測的突發狀況,「機長反應」決定機上所有人的安全,至於飛機起降,則必須考量,當地能見度、側風角度,以及風力等三大要素,標準則視每架飛機機型而決定。
飛行教官Alston:「先計算當時的風力,跟側風的角度、跟跑道對應角度,那這可以了,那我就看一下我的能見度,能見度也可以進場了,那我就之後再看說,我到了最低的高度的時候,我還看不看的到跑道,或是周邊的燈號,如果連到那個高度,然後距離到了,都還沒有看到的話,我就必須要重飛。」
前空姐Lynn:「機長其實是負責,所有這台飛機安全的人,如果機長決定可以飛,那就是可以飛,那我們就要全力配合機長。」記者:「就算害怕?」前空姐Lynn:「嗯。」記者:「也要飛?」前空姐Lynn:「嗯。」
踏上飛機那一刻,所有機組員就必須相互信任,就算是颱風天出任務,也不能「拒飛」,因為乘客已經將生命交在自己手上,到達目的地一起平安降落,就是每位空服員最重要的使命。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