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教育問題,大學「學店」歪風普及是問題所在,學校氾濫,學生繳錢就有學校可以念,因此學生人數過多,每位公立大學學生可用到的學校資源,從10年前的25萬掉到現在20萬,教育環境不如以往,加上學校辦學以商業為考量、為了省成本,聘請便宜的兼任教師,因為兼任教授的薪資,是專任教授的一半、甚至更低,但兼任老師沒有自己的研究室,當然無法參加課後輔導,學生下課找不到人求教,教育品質跟著低落,學生競爭力大大降低。
TVBS記者華舜嘉:「要避免『學店』歪風,專任教授就顯得相當重要了,因為他們要把關教育品質,怎麼說呢?每個專任教師都有自己的研習室,老師隨時在裡頭stand by,可以跟學生討論功課。」
有專屬研究室,可以隨時為學生課後輔導,專任教授更能兼顧教育品質,按照規定,每週教課時數少說得要12小時,而課後輔導office hour,按照每個學校不同,大約也要4小時上下。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特別在碩、博士,討論非常重要,但對兼任老師而言,絕大多數連個休息室都沒有。」
台師大特教系名譽教授吳武典:「(兼任教師)除了教幾堂課,拍拍屁股就走之外,其他事情都不參加,也不做研究、也不做推廣服務。」
已經從事教育工作40多年,即便退休了,也以名譽教授身分,為教育盡心力,台師大特教系名譽教授吳武典,憂心各校為了省成本,大量聘用兼任教師,因為專任助理教授10個學分來看,月薪大約6萬上下,而兼任教授僅僅2萬5左右,薪資不到專任教授一半,且還有公保與退休撫卹,至於兼任教授僅僅只有勞保而已,低薪聘請的兼任教授,品質參差不齊,衝擊教育品質。
吳武典:「後段私立學校,因為生員逐漸不足,再過2、3年就缺5萬人,就有些系、有些學校要關門大吉,這種情況下,他們提早反應、提早反應生員不足問題,開始不聘專任老師(節流),遇缺不補,然後聘(較便宜的)兼任老師。」
反學店團體(2004.7.27):「寒窗苦讀,考上黑店。」
2004年就已經有學生發起「反高學費私校學店」,但學店問題已經衝擊到大學競爭力,2000年,公立大學每位學生,可運用的資源大約25萬,私立學校大約12萬,但現在,公立大學學生掉到20萬,私立學校雖然還是12萬左右,但學費已經漲到10萬上下,更不用提專任教授人數,幾乎被兼任老師追上。林柏儀:「我們認為教育部沒有好好控管,沒有要求各大學,要有足夠專任教師比例,這是官方失職地方。」
吳武典:「一到註冊季節,學校就要求(專任)老師們四處去訪問這些學生,想辦法讓他們進到學校,所以老師變成『推銷員』,另外一種工作,這工作我覺得有點斯文掃地。」
專任老師得要兼「拉客」,才能保住飯碗,甚至每位教授負責的學生人數,已經從1990年代的18個,暴增到今年26個,專任教授壓力好大,因為兼任教授太氾濫,不少學校辯稱,是因為少子化、學校收入少,請不起專任教授,但吳武典戳破這種現象根本還沒衝擊到大學。
吳武典:「不是辦學,是辦『學店』,把學校當商場、把老師當商品、把教育當作一種生意來做,這當然失去辦學本質。」
學校辦學忘了初衷,聘僱教師以「商業」為考量,加上學生心態「混文憑」,導致「學店」成常態,大學生競爭力成了犧牲品。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