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經濟系主任VS民眾 服貿評價兩極化


發佈時間:2014/03/26 22:30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針對服貿議題,今週刊做了最新調查,調查對象不只有民眾,還有全台13位大學經濟系主任,結果發現兩派意見落差很大,9成以上經濟系主任贊成簽服貿,但有超過5成民眾反對服貿,民眾反對的原因,大都是擔心就業以及產業衝擊,贊成的學者則認為,台灣是經濟開放的國家,區域經濟是趨勢,如果少了關稅優勢,對產業發展相當不利。

服貿協議到底好不好?學者和民眾看法差很大。今周刊社長梁永煌:「絕大多數經濟系主任,都贊成簽服貿協議,台灣在低工資、低成長的情況下,又高房價、高齡化社會,我想年輕人,對自己前途是很無力的。」

根據今週刊調查,有83.9%的民眾認為政府溝通不足,56.3%支持簽服貿、22.3% 反對,不過週刊訪問全台13所大學的經濟系主任,得到的結果卻很不一樣,贊成的有13人,反對的只有一個。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我們出口佔國內生產毛額7成以上,進口也達6成以上,所以是個非常開放的國家,假設我們在自由貿易協定上吃虧的話,不管是關稅障礙或是非關稅障礙,對我們產業影響是非常嚴重。」

贊成服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台灣是高度依賴進出口貿易的國家,而區域經濟是全球趨勢,台灣不能也無法缺席,因為學者認為,服貿協議是台灣進軍世界的橋樑,像TPP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能否簽署全看服貿協議。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是誰,經由香港到中國大陸,占我們出口4成,滿高的比重,我們對外投資來講,也是7成左右到中國大陸去,東協這些國家,他事實上還是以中國大陸為主導,必須觀看大陸的動向,在TPP這邊來看,會認為說你跟你最密切的貿易夥伴,都沒辦法達成協定,會覺得我們根本沒誠意,要使我們市場自由化、國際化。」

學者認為,ECFA乃至於服貿協議是世界各國和台灣做生意的前提,但也有贊成服貿的學者提醒,服貿協議大陸看似對台讓利,產業要西進也不容易。台大財金系教授黃達業:「簽署服貿要加一些附帶決議,就是說,獲利的產業,政府可以得到多少稅收,我輔導那些受害的產業,越是能夠具體拿出預算、政策,政府把他說明白,把保障政策白紙黑字寫出來,我想受害產業,沒有理由去杯葛,對我們台灣非常重要的服貿協議,大方向就是必須簽 如何簽,簽什麼內容?這是政府要做的。」

在不支持服貿的原因中,50.4%擔心影響就業和生意,也有42.2%怕台灣香港化,其中有7成的受訪學生,害怕服貿會影響就業,比其他職業類別,高出10%以上。

學運總指揮陳為廷:「一條一條、審查服貿協議,好不好?」

贊成的聲浪,選擇從全球角度看經濟,反對的則擔心台灣產業受衝擊,學者強調,沒有任何協議,是對一個國家百分之百有利,重要的還是政府能否有配套措施,扶植受衝擊的產業,將協議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服貿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38

0.0453

0.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