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九月政爭/關說案說法變變變 黃世銘成眾矢之的

記者 曾俊豪 / 攝影 李皇龍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3/10/01 23:05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九月政爭延燒到10月,焦點全在檢察總長黃世銘身上,由於他前後說法不一致,加上在關說案中的動作,引來批評,涉嫌洩密以及偽造文書等罪,已經有法務部和監察院等4個單位準備展開調查,對於外界要求黃世銘應該負起政治責任,學者反應不一,有人認為他應該請辭靜候調查,有人認為黃世銘還是要把話說清楚再離開。

檢察總長黃世銘(102.9.9):「司法史上最大的關說醜聞。」

關說案爆發,檢察總長黃世銘開出第一槍,原本打算讓子彈飛一會,卻沒想到。立委柯建銘(102.9.25):「你總共看過馬總統幾次?」檢察總長黃世銘(102.9.25):「兩次。」立委柯建銘(102.9.25):「兩次?你有監聽林秀濤檢察官?」檢察總長黃世銘(102.9.25):「對。」

黃世銘(102.9.29):「根本不知道0972的電話是立法院的節費電話。」

不但子彈被檔下,黃世銘還被對手打得傷痕累累,九月政爭延燒到10月,焦點已經轉移。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違反)偵查不公開的原則,其實他會洩漏,我們這叫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你說這事情重不重要,這事情當然很重要,因為我們不知道那時候是不是總統府是不是有人參與其中(關說案)。」

貴為檢察總長,黃世銘在關說案中的言行,遭到外界質疑,涉嫌洩密、違反個資法以及偽造文書,包含法務部、監察院等4個單位,準備展開調查。

師大政研所教授曲兆祥:「不清楚的黃總長去找總統報告,會變成清楚,那也是很奇怪,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總統會對這件事情更不清楚,兩個不清楚加在一起,就是不清楚的平方。」

學者認為,黃世銘一開始對案情沒有全盤了解,就急著越級報告,一步錯、步步錯,火越燒越大,逼的馬總統出面切割。師大政研所教授曲兆祥:「他必須要把事情交代清楚,再離開這個位子,我覺得相對來講,是一個比較負責的做法。」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他其實應該要知所進退,為什麼,因為他留在那個位子上面,今天台北地檢署去偵辦的過程,我想對台北地檢署的偵辦,所造成的公信度而言,其實都是個問題。」

為了不成為壓垮馬政府的最後一跟稻草,黃世銘負起政治責任的聲浪,一直沒停過,但民眾卻有不同看法。民眾:「我是覺得王金平應該下臺。」記者:「為什麼王金平要下臺?」民眾:「他關說啊,關說為什麼不用下臺?」

民眾:「關說也一樣,如果說罪證確鑿,該負責還是要負責。」

關說案一度成為馬總統清君側的最好機會,不過事情發展完全失去控制,誰該負責,如何畫下停損點,考驗當局者的政治智慧。

#黃世銘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38

0.0400

0.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