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台灣百工圖】全台僅存漆文化 層層塗繪細細刻

記者 黃茂松 洪彩綸 / 攝影 陳書賢 報導
發佈時間:2011/02/21 19:48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漆器的英文是japan,代表著漆器和日本文化幾乎劃上等號,也顯示日本工匠的技術水準,但您知道嗎?其實在台灣也有很好的漆器工藝,今天的【台灣百工圖】專題,帶您認識台灣的「漆器」行業;民國60年代開始,大量外銷漆器傢俱和工藝品到日本,雖然近代塑膠取代了漆器,漆文化產業沒落了,但南投有一家人仍堅持對漆樹、漆器文化的熱愛。

南投天然漆工藝師徐玉明:「心裡有雜念,雕出來的東西,一下子就會泡湯了。」

這不是普通的木板雕刻,而是漆器工藝。徐玉明:「這個塗了大約250遍了,250遍中間,2天塗彩1次,就要500天了,才下去雕刻。」

要取得材料生漆,更難,師傅背著30公斤的採漆器,採漆得從半夜開始,先在漆樹上畫兩刀,貝殼崁進樹裡,流出乳白色漆液漆汁氧化,沒幾分鐘就變成了金黃色。南投天然漆業者徐玉富:「在故宮博物院,他們說這個是液體黃金。」

漆樹上每道刻痕都是歷史痕跡,3、40年的漆樹,4、5公尺高,採漆工人都成了空中飛人,師傅知道採漆的辛苦,知道這些生漆有多珍貴,仔細刮下每一滴留在塑膠桶內的生漆,但這些漆要上工,還得精製、三溫暖。

徐玉明:「溫度不能超過60度,如果超過60度,酵素就會死了,留5%到10%的水份要抓的剛剛好。」

每一個步驟都是經驗的累積,漆器工藝在明末清初跟著大陸移民到台灣,民國50年代,埔里成了生漆割採、漆器工藝重鎮。南投天然漆業者:「早期外銷日本一個月,可12萬個,但做一個碗要半年的時間。」

埔里漆樹歷經民國75年和83年的兩次颱風,被摧毀近9成,百年工藝也因為產業結構改變,變得更萎縮,工藝師傅說,目前碩果僅存的只有他們這一家,他們不想放棄,對天然漆,還是抱著如膠似漆的情感。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能不能年中換Audi就靠這個

👉討論度爆表!精油精露保養你還不知道嗎

👉洗三天排水孔就超有感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28

0.0403

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