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遠哲諫扁/解讀李遠哲 以巴衝突與台灣何關?

記者 蕭子新 / 攝影 莊庭豪 報導
發佈時間:2006/11/10 22:09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在公開信中,李遠哲說,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的歷史,從小就一再觸動他的心靈深處,使他不時想到,所摯愛的台灣。我們要進一步解讀,以巴歷史,跟台灣歷史有什麼相同之處,以及李遠哲所提到以巴犯的錯誤,跟台灣犯的錯誤,到底是什麼?

李遠哲的有感而發,這裡開始,李遠哲說,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的歷史,從小就一再觸動他的心靈深處,使他不時想到,所摯愛的台灣。為什麼,這段歷史,李遠哲特別有感觸。政大阿語系主任利傳田:「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真正的衝突,起源於1948年,因為以色列是在巴勒斯坦人,的領土上宣佈獨立,成為以色列這個國家,當然巴勒斯坦人,不會承認這個國家,於是從1948年開始,以色列跟巴勒斯坦人,就發生軍事衝突,一直到現在都還在衝突當中。」

同文同種,卻爭得你死我活,李遠哲說數十年來,這兩個民族雖深陷艱困的環境,卻從不放棄追尋自己的理想,並各自做出驚人的犧牲,也犯過嚴重的錯誤。利傳田:「李遠哲引用以色列民族間的衝突,來看台灣也是省籍的衝突,為什麼,因為以色列跟巴勒斯坦,是同一個祖先的民族,在台灣的話,有客家人、閩南人、外省人,不同省籍的人,其實都是中華民族,這跟以色列跟巴勒斯坦人,是可以當做一個例子比較的。」

李遠哲說,台灣既不是以色列,也不是巴勒斯坦,但台灣同樣有自己的苦難歷史,也因為不放棄追尋的理想,並為此做出驚人的犧牲,這犧牲,是什麼?利傳田:「所謂的228事件,政府可能做了一些不對,民間當時也不讓中央政府來台,所以等於是反對中央政府,撤退在台灣,以李遠哲的看法來說,雙方都是錯誤的衝突。」

前教育部長曾志朗,跟李遠哲都是國政顧問團成員,剛下飛機就看到這封公開信。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我非常欽佩李遠哲,在這個時候願意講這樣的話,我覺得這很難,以他的地位、睿智,但我覺得李院長,也是經過思考之後,他覺得這樣的做法,這樣的雙贏,對國人是提升的作用。」

以陳總統思考去留,是為台灣犧牲,李遠哲給陳總統留了下台階,而記取以色列,巴勒斯坦的教訓,李遠哲更要提醒,台灣的未來不能因為政客操弄、撕裂、流血。

#李遠哲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39

0.0424

0.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