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新聞念真情】好久不見!名嘴遁山林 施寄青胡不歸

記者 方念華 / 攝影 柯勝雄 報導
發佈時間:2007/01/25 23:42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在我們每天的新聞裡,有些人,看得叫大家都煩了!有的人卻突然不聲不響地消失,不管你再轉哪一台,就是看不到了,施寄清,4年來從螢光幕前,人間蒸發,她從密閉,冷氣充足的攝影棚離開,也從高分貝抗爭的街頭走開,然後,施寄清到了她口中的「鄉下」住下來;就不想回到都市,名嘴的日子,就這樣留在施寄青的記憶暗房裡,不需要再拿出來回味,這4年,施寄清有變、有不變,我們找到了她,也發現了她的真情還在。

婦運戰將施寄青:「這個根有沒有,它會長黑黑的,然後扎在身上,為什麼要穿這種衣服,因為它(雜草),它沒有辦法黏在身上。」

沒錯,頭戴斗笠,全身上下包得像粽子一樣的人,就是施寄青;兩手拔草,奮戰不休,那股勁兒,跟她過去20年在婦女運動戰場上的剽悍,有得拼。前婦運戰將施寄青(2003.9.12):「如果你今天不要照頻譜儀也可以,我建議你去找中醫,每天給你扎針。」

前婦運戰將施寄青(2000.7.15):「任何人都兼具男女二性的特質,這樣的話你才不侷限。」

但這種畫面對她來說,已經是前塵往事了,曾經是CALL-IN名嘴的施寄青,4年前搬到山上,從此,告別說長道短的政論生涯;老農施寄青,是她沒有名片的新身份。前婦運戰將施寄青:「從小的個性,完全不像我在媒體上的表現,但基本上我在別人眼裡看來,我是會講話的,可是這樣的一個形象,跟我內心的形象是完全不符合的。」

這3個悽慘的鏡頭,一舉粉碎了施寄青隱居鄉野,不問世事的美夢,才第三年,敏督利和艾莉颱風輕輕一撩撥,就把施寄青那顆急公好義的心,給撈了回來;自己活在山裡,對於生態,她沒辦法袖手旁觀。

前婦運戰將施寄青:「真正的是山有自己復育的能力,也就是它崩、崩、崩完了以後,有沒有,你看到它會開始長出一些樹種;其實在下面,原來的很窄,後來經過這樣的話,就把它拓寬,換言之為什麼把它拓寬?因為它下來的話,滾到一個程度,只少還有一個緩衝嘛。」

就像匹識途老馬,施寄青在半山腰一攔車,一招手,都是跟她一樣的新移民,同路人。前婦運戰將施寄青:「中午要不要過來呀,我們在相遇森林屋吃飯,我先告訴你,我們這個張小姐,她是我的大金主,我自己所有的希望,我們希望工程,要募款就要找她。」土地仲介張碧桃:「沒有啦。」

苗栗南庄這個山頭,抬頭看的雖然是如夢似幻的山景,低頭腳踩的,卻也曾有施寄青口中「土豪劣紳」濫墾亂開的土地;於是「施寄青」這3個字,變成了這群鄰人最貼心的安慰;出頭和公務人員打交道,檢舉不法,整治野溪,推出施老師,心就安了一半。

但施寄青原來的心願是移民深山,從此可以和人「老死不相往來」。記者:「現在報導很多,大家也會關心啟發嘛,當初老師來,算是一個蠻特別的例子。」前婦運戰將施寄青:「我開始的時候,根本不想要讓人家報導,所以我拒絕所有的訪問,包括時報周刊、蘋果日報,我就是完全不理會外界。」

採訪這天,就在鄰人陳正武的池塘邊,素昧平生的都市人被帶了進來;他想買地做農園,仲介阿桃姊二話不說,要施寄青給意見。仲介阿桃姊:「施老師,我介紹一下,這個先生,是我剛剛在路上撿到的。」施寄青:「在路上撿到的,哈哈。」仲介阿桃姊:「他說要看地。」施寄青:「他要看哪一塊地?」仲介阿桃姊:「就吳金村(地主)他們後面法拍的,就全部法拍的。」

建中20年的教書經驗,婦運20年和舊禮教纏鬥不休,坐在山裡的施寄青,跟這群鄰居就拉著這要買地的人一起吃飯,像個老師,熱心地提供移民鄉下的實戰經驗,看看這一桌,和施寄青同時移民的陳家夫婦,才40歲的淑雅一家,上山治病的朱小姐,過去,他們沒想到,電視上的施寄青關心的,不是阿扁或馬英九,而是像他們一樣的鄰居。

施寄青鄰人陳正武:「施老師這種意見,都是異類呀,像她們這種,都是軍中封殺的,退伍以後接觸施老師,就覺得說...,剛開始覺得很怪異,因為我只是在電視上看到她...。」

改變施寄青的,很單純,是回歸自然的本心,拔草,深深啟發了她。婦運戰將施寄青:「20年的婦女運動,基本上我有非常多的雜念,那這個雜念,只能靠一個體力的活動,然後呢,先把我的精神集中在,像很簡單的肢體動作,拔草!到最後,你知道嗎,拔到最後是出神入化,是我眼中只有草,鼻子聞到草味,連我的意識裡都是草,沒有其他的東西。」

三年六班的施寄青,山居2年,看在2個寶貝兒子眼裡,有變有不變。施大兒子段奕倫:「她那個部份一樣沒有變,當她去投入一個事情,她會百分之百的去投入。」

2個兒子開公司,4年沒上山陪老媽幾次,但施寄青放得下,才能在山上維持單純的快樂,樂在做更多利益眾生的事;像待在馬團隊8年的前社會局長顧燕翎,3個月前從鬼門關前晃了一圈,硬讓婦運老戰友施寄青留下。

在山裡,奇蹟似的活了下來,現在,她不想走,也重新認識了施寄青。前台北市社會局長顧燕羚:「以前的話,可能太急切,可能會沒有耐心,希望做一件事情,立刻就有成果,現在的話,可能還是會想做好很多事情,可是,也許在方法上,會比較和緩一點。」

窮究真理的心性不變,而且活在山裡變得更清楚,自己只是一個渺小的媒介,不能靠自己成就什麼,施寄青覺得,4年的山居,一言以蔽之,豐富心靈,掃除了障礙。婦運戰將施寄青:「我到山上來以後,其實是真正的,藉助一個這樣的自然環境,有藉助我身體的勞動,最後釋放了我,長久被壓抑的,我的一個天性,或著是我的心靈好了。」

但施寄青畢竟還是成就了,許許多多功名祿上不留名的功德,在山裡,花3百萬做坡坎,用的全是生態工法,不讓淹大水的惡夢重演;為痲瘋村的希望工程募款,感動不少鄰人,仲介阿桃,一口氣拿出70萬響應,施寄青所有書的版稅全捐,採訪這天,施老師的戶頭剩下2萬元,人生的富有和貧窮,要怎麼說呢?

婦運戰將施寄青:「人世事的輪迴轉世,其實只有兩個目的,第一就是學習愛人,這個『愛人』,不是愛自己,只是愛自己家人,用一個正面的方式,去思卡,而不是負面的情緒,然後呢,不僅愛眾生,也愛自然,讓我南們很珍惜,其實難得為人的,這樣的一世人生。」

大半輩子做名嘴的施寄青,住進了山裡,一輩子學文學的她,嚮往李白詩裡的「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也許,往回看,施寄青的人生,是各方造就的前人種樹,但往前看,山裡的施寄青,可能讓許多後人乘涼。

#施寄青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49

0.0371

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