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一步一腳印】小農民的黃金事業 有機品牌創造無限價值(上)

記者 吳安琪 / 攝影 劉文彬 報導
發佈時間:2007/12/02 22:09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花蓮玉里的一批種稻子的農民,其中有一對父子瞄準市場,在10年前推動成立有機肥料工廠,主要要告訴大家的是,他們鼓勵農民共同合作,靠著這種有錢大家賺的精神。

時間還早,不過陽光已經照得花東縱谷的稻穀一片金黃,玉里鎮東豐里稻米產銷班的農友們,今天會挺忙的,今年的第二期稻作要收割了。

首先收割的,是莊伯伯的田,其他人排隊輪著,之前一個星期都在下雨,再下下去,稻穀都要抽芽了,還好天氣及時好轉,曾國旗看起來心情也輕鬆多了。東豐里生產合作社經理曾國旗:「早。」

產銷班的叔伯阿嬸平均年齡61,六年級的曾國旗夾在中間,明顯顯得年輕,不過哪塊田、在哪個時候、做哪些事,長輩們都會先跟曾國旗商量。曾國旗:「禮拜天喔,確定喔,啊!我去上課,那我要跟阿安講,叫他要等妳。」

曾國旗是東豐里稻米產銷班的書記,負責行政、文書工作,曾爸爸曾文珍才是種田高手,如今總面積33公頃的有機稻田,是曾爸爸從15年前,先是自己示範,然後一戶一戶勸說,一公頃、一公頃種出來的。

無農藥的田裡一大堆蟲子,收割之後都沒地方藏了,是鳥兒最理想的吃到飽天堂,所以雖然收稻機聲勢驚人,旁邊的小鳥不但不怕,反而越聚越多,而忙了好一陣子的人,點心時間也差不多到了。曾國旗:「先休息一下啦!不是水的吶,我煮很久,早上,喝喝看。」

濃濃雞酒,收稻的歡欣雀躍,就像家中寶寶滿月,本來這是農家一個忙碌時刻,能這樣悠閒,還好有機器幫忙,差不多半個多小時,可以裝載6噸,稻穀的貨車裡已經有座黃澄澄的小山,這個產銷班平均每人耕種面積2公頃左右,都是小農規模,在其他地方,恐怕是負擔不起,這樣子用機器收割的,還是年輕人大手筆覺得有需要,於是這幾年陸續添購機器。曾國旗:「就是在有機栽培的過程,會比較…這個完整性會比較足夠。

所謂「完整性」,會接觸到稻穀,包括割稻機、貨車,還有之後加工的所有機具設備,都是這個有機產銷班自己的;烘乾是稻穀收割後加工的第一道手續,用低溫確保米粒的風味與食感不會被破壞,從這個比2層樓還高的低溫烘乾機開始,一個「生產線」下來,投資總金額上千萬。

自己把機具買下來,是要確保稻穀百分之百不會沾染到來自其他稻田的物質,這樣的講究,曾有人以「龜毛」來形容,不過曾國旗強調,10年以上功夫才打造出來的有機品牌,價值可比黃金;而曾國旗為田間長輩們,打理的另一個事業,也真的跟「黃金」有關係。

比人還高的幾座小山,陽光下顏色青青黃黃,代表這些「產品」正新鮮,這是個牛糞山,曾國旗與堂哥曾國書每個星期會到這個在秀姑巒溪畔的有機牧場,載牛糞做肥料。曾國旗:「這不掃一掃,等一下警察請你吃紅單。」

東豐里的農友們,有個花東地區唯一的有機肥料廠。曾國旗:「一般人碰到這個東西,臭味那麼不好,他應該都不會接觸啦!所以我也從來沒想過。」

其實經過乾濕分離的牛糞,臭味威力已經減少很多,不過對牧場場主來說,大批牛糞有地方去,還真是大大鬆一口氣,而更年輕時候的曾國旗,曾經很想跟這些農村的味道,離得越遠越好。

曾國旗:「像我們唸書,放學都是要回到家裡幫忙,假日也不,也沒得出去玩,那年輕小孩子都是心都是在外面的,那所以以前是很排斥,但是後來接觸之後,就也沒想那麼多了啦,反正就是一直往前走吧!」

其實曾國旗本來走的是不同的路,國中以後他就離鄉唸書,退伍後還留在台北做建築設計,人生路大轉彎,又跟農業交集在一起,是因為87年,曾爸爸發生了一件幾乎要命的意外。

曾國旗:「堆肥廠週邊一個工程意外,他大概被土石流活埋了20分鐘這樣子,那時候他整個身體都受傷,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辦法做勞力工作,那家裡需要人嘛,那我就把北部的工作放棄掉,回到鄉下來。」

回家是要盡孝道,只不過當時兩代想法差距很大,年輕時的曾爸爸又是農會總幹事,還當過縣議員,是地方上響噹噹的人物,不過曾國旗對上了年紀的爸爸,豪邁不減,當年地率領也都有把年紀的班員,又做有機耕作,又做肥料工廠,一度非常不以為然。

曾國旗:「他們從來大概沒有好好去算過,後來的報酬大概可以有多少,大概是投資報酬率的問題,我覺得那是一個很大的風險,而且農業本來就是一個獲利不高的行業,所以我當初反對是這個,會不會你召集了這麼多旁邊的農民,把資金投入下去,到時候可能血本無歸。」

曾國旗父親曾文珍:「當時設廠也是,我也是非常害怕,農林廳一直要我設,說非你做不可,所以我們當時的要求,我也是有跟他要求,我們這是偏遠地區,補助你要特別優惠,我才要做。」

所以風險老爸其實是知道的,不過後來大家還是投入了3千多萬,為甚麼要堅持呢,長輩們的原因很單純,他們覺得有機耕種是好事,而農牧廢棄物就近回收再利用,環保之外,農友們也不必因為肥料都是西邊千里迢迢運來的,要額外付運費,所以就做了。

現在含飴弄孫的曾爸爸,還有另一層想法,跟那場10年前的意外有關。曾文珍:「水圳整治加蓋,挖的泥土很高很深,我因為明天要放水、要通水,跑進去接水管,整個泥土就崩下來被活埋,下雨天,下很大雨,被活埋呢!花了20分鐘才挖出來,結果人還能恢復到這樣,那時候我們的感觸更深,所以我們更必須要做有機的,就等於做功德一樣。」

也因為是做功德,曾爸爸覺得他們這「花東唯一有機肥料廠」、「全台評鑑品質第一」等等成績,實在沒甚麼好誇耀的。曾文珍:「能夠低調盡量低調,任何事情我們盡量能夠謙卑一點,不要太…太那個,那個咧,都是我都很怕的啦,真的,所以我想說媒體最好不要上。」

近年來對爸爸當年的堅持,越來越有體會的曾國旗,除了投資手筆有爸爸當年的氣魄,在低調這一點上,也真是做到十足十,牛糞回到肥料工廠,怎麼與米糠等營養調配,怎麼配合天氣進行翻堆、發酵,曾國旗解說詳盡,不過講到肥料廠初期,除了自家農友以外,不知道產品該往哪裡賣的艱辛,他只輕輕帶過。

曾國旗:「有機肥的特性,它不是一個速效性的肥料,在這裡,如果說農民沒有這樣的認同或認知的時候,其實他對你不是友善,也不是信賴的。」

沒講的,我們後來聽說曾國旗夫妻倆,當時不但整整1年沒收入,為了讓工廠撐下去,兩個人還四處借貸,每個月現金卡調度高達2百萬,夫妻倆常會在睡夢中嚇醒過來,不過現在可不同了,產品口碑打開,客戶穩定成長;農委會有份資料,這家當初為了環保成立的有機肥料廠,現在一年可以做到1億多元的生意。

曾國旗:「這個數字很敏感,不敢說很高啦,應該多多少少跟一般的農民比起來,是多了一些收益。」

而這樣的成績,已經足夠吸引一些農家第二代回流農村。曾國旗:「他之前是在開車當司機。」

這位司機先生,現在還有專門的機械證照;看起來昏暗、不起眼的工廠,有一定程度的知識密集,而在碾米廠,曾國旗口中這位碾米達人小王,七年級生,也擁有食品衛生等多張證照,年輕人的管理產銷知識與老農民的生產技術,相輔相成。

曾國旗:「我今天取得這一包太空包,到碾米廠做加工以後,我就開始可以在加工的過程,就製造出這個生產履歷的標籤。」

製作生產履歷,可是農業產銷的最新趨勢,老農民們原來很趕得上流行。曾國旗:「還是有些老農民不會寫字,他可以就是畫,畫個圖樣讓我了解,我就可以再請小姐幫他做文字和電腦登錄,我們那個84歲的班員,他做的生產履歷,他只要一個日曆紙。」記者:「用畫的嗎?」曾國旗:「對,還寫日文。」

幾行擠在一起的字,似乎讓人看見了老農夫為了如何總結一天辛勞,抓著筆苦思的身影,還好寫下來了,這一顆顆晶瑩剔透在香Q好吃之外,蘊藏的堅持,不再只是藏著而已。曾國旗:「透過這個標籤的序號,還有條碼,在電腦網站上都可以找到生產流程。」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發現新台灣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603

0.0393

0.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