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有一家公司靠著賣假魚餌,一年幫台灣賺進3億外匯,這家公司要挑戰歐美百年老品牌的假魚餌,一開始也吃足苦頭,他們在美國賣了6年,賠了20萬美金,不放棄,轉向歐陸,改請當地人行銷,還研發改良新的假魚餌,做出有關節的假餌,每一隻假餌栩栩如生,還有人專門買來收藏,台灣製作打出品牌,一年賣出300多萬個假餌。
老闆蔡聰錫:「這個塑料遇到水的話,就會產生氣泡。」
魚兒水中游,但這是一隻假魚,底下還有一個魚鉤,在國外,很多人釣魚不是為了吃,而是運動,而且已經流行100多年,用假魚餌釣真魚,外國釣客喜歡這種成就感,也幫台灣賺進大筆外匯。
這家公司有100多名員工,每天生產1萬多個假魚餌,訂單遍及俄羅斯、歐美甚至到南非,MIT外銷56個國家,他是董事長蔡聰錫,不會釣魚,但靠著做假魚餌,一年營業額超過3億台幣。
老闆蔡聰錫:「困難度非常高,一個曲面,我們後面再包一個布,增加它的反光著色。」
每條假餌顏色飽滿、漸層、細緻,這都是靠手工一層一層慢慢噴出來的,老闆說,歐美有1億2千萬人口釣魚,市場很大,但他們相對保守,只願意買當地老品牌假魚餌,10多年前他在美國用跑夜市的方法跑了50個州,6年花掉20萬美金,一隻假魚也沒賣出去。
轉向歐洲,換個方式,他找當地人打造品牌形象,用歐美人的角度重新行銷,到各國展覽,不斷研發新魚餌,做出600多種假餌,其中這一隻有關節的假魚餌還贏得釣魚協會2011年最佳魚餌獎,不僅打開了歐陸市場,還有人把釣魚「工具」當「藝術品」收藏。
老闆蔡聰錫:「後來研發到,用腳踏車鏈,像傳統(假魚餌)的搖擺,幾乎只有10幾度,那我們設計的假魚餌,它的彎曲度,幾乎可以達到80度。」
假魚餌丟進水裡,因為身體有關節,瞬間像活了過來,魚身搖擺牽動水面波紋,國外釣客愛的假餌釣魚魅力,也讓「台灣製造」的美名「游」向國際。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