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獨家〉公寓二樓開店夯 租金折半隱密高

記者 高嘉甫 / 攝影 吳建宏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3/04/25 18:33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台北市越來越多店家,選擇開在公寓2樓,裝潢刻意營造居家風格,業者說,其實最主要還是成本考量,租金跟1樓店面降了一大半,對客人來說,反而更隱私、更安靜,連窗台景觀都很別緻,但業者也坦言,2樓店面過路客相對減少,想穩住生意,要花不少功夫。

TVBS記者高嘉甫:「拿鑰匙打開公寓鐵門,你現在一定以為我是要回家,但其實這裡頭是一間火鍋店。」

微亮的燈光下,跟著好友一起涮火鍋,不只心情放鬆,周邊裝潢不管是電扇、窗檯還是牆上佈置,都讓人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火鍋店業者:「我希望呈現給來的消費者到2樓的感覺,好像來到我家裡面來作客。」

刻意營造居家風格,連走進來的樓梯、大門都跟公寓住宅一模一樣,類似店家其實越來越多,進到店裡前,得先穿過長長階梯,進到裡頭,天花板還能看到隔間隔板被拆掉的痕跡,想聊天可以坐沙發區,寫作業則可以挑採光好的窗邊坐。

咖啡店業者:「它原本就是一個家居的格局,所以很容易就會把它變成是比較溫馨。」

不跟1樓金店面搶鋒頭,業者說,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成本考量,尤其台北地區1樓跟2樓比,租金最少降低了5成,能給客人的當然更多。

民眾:「住家突然會多這種地方,讓你很悠哉的享受下午茶時間,讓人家有放鬆的感覺。」民眾:「就很舒服,就沒有拘束。」

不只悠閒感倍增,對顧客來說,隱密性更是大幅增加,環境也變得更安靜,容易創造常客,不過相對過路客的上門機率,也跟著減少。

咖啡店業者:「一開始店設在1樓的話,負擔的租金壓力比較重,你可能想要呈現給客人的感覺,得在成本上面有很大的考量。」

跳脫一般開店思維,業者坦言,剛開始客源的確比較少,得靠時間和創意,堅持下去才有辦法,開創出像這樣往上走的另類市場。

#公寓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17

0.0442

0.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