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強震可以先預測! 電離層異常是徵兆


發佈時間:2013/03/27 21:09
最後更新時間:2013/03/27 21:09

全球各地強震頻頻,日本也是位於多地震地帶,到底強震來襲前,可不可以透過科技事先預測?日本積極進行研究,他們最新的發現是,透過大氣中電子量的變化,或是板塊附近地殼活動的多寡,就能有效推斷大地震可能快發生,日本專家認為,現代科學已經可以有效預測地震發生的大約時間,和可能發生地點。

地震可以事先預測嗎? 翻開日本人的地震預測史,他們曾經想從鯰魚的水中活動,來預測地震,只不過發生在日本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還有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鯰魚似乎沒有發揮太大作用。NHK記者:「這裡是東大的地震研究所,這邊的研究人員正針對東日本大地震的數據分析,準備預測大地震的到來。」

隨著科技的進步,專家現在從地殼移動,來尋找地震的可能性,比方說在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前,鄰近地區發生的地震次數急遽增加。NHK記者:「地震活動逐步南下,大約花了2天時間抵達大地震的震央。」

這些地震無論大小,大多發生在板塊和板塊的交界處。研究人員:「雖然移動的量很小,不過很小很慢的能量傳遞,成了最後一根稻草。」

這最後一根稻草,引發了東日本大地震,除了板塊活動之外,存在大氣中的電離層在白天數量較多,到了晚上數量本來會減少,但是在311地震前,出現了變化。

NHK記者:「3月11日之前,有紅圈的地方是代表什麼意思?」研究人員:「實際這顯示了,電離層中的電子數量異常增加的期間。」

電子數大增,這被認為是大地震的前兆,不過這項研究同樣還在「假說」階段。研究人員:「要確實分析因果關係還早得很,需要先一步一步解決問題。」

除了預測地震發生日期,專家還想預測地震帶來的破壞,位於西東京郊區的立川斷層,專家在這發現,地層垂直移動的證據,也就是說立川斷層除了原本預期的縱向移動外,恐怕還會帶來橫向的斷層移動。

研究人員:「橫向移動的動能,沒有比縱向移動的動能大上許多,無法解釋這樣的斷層剖面。」

換句話說,立川斷層在地殼變動中,可能橫移也可能縱移,這加大了地震帶來的破壞力,原本日本政府預測,立川斷層發生規模7.0地震,會在東京、埼玉和神奈川,造成6300人死亡的傷害,不過這個數據,現在可能還得上修。

研究人員:「如果斷層動了的話,是如何傳遞震動的,像是地震的破壞等等,這會成為防災措施的基礎。」

地震真的無法預測嗎?日本預測地震邁向第50年,科學家正期待研究有重大突破,讓地震的傷害可以降到最低。

#地震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88

0.0408

0.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