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貓熊拚外交 大陸送貓熊增邦誼


發佈時間:2008/05/09 23:47
最後更新時間:2008/05/09 23:47

胡錦濤訪日送了大禮,答應再「借」一對貓熊給日本,讓剛剛失去貓熊陵陵的日本民眾好開心。其實大陸把貓熊當禮物,由來已久,從1950年代開始,就先後送貓熊給前蘇聯、日本、美國等9個國家,1982年之後,貓熊數量減少,大陸不再贈送,改為租借。除了表達友好之外,又多了賺外匯的功能。

日本和歌山的「梅梅」和牠的雙胞胎寶寶、美國的「添添」和「美香」、泰國的「創創」和「林惠」,這些貓熊住在不同國家,卻都肩負著同樣的重責大任,為大陸拚外交。美國小朋友:「我看到牠的耳朵,還有可愛的小眼睛。」日本小朋友:「牠們在接吻!」

說起貓熊當大使,早在唐玄宗年間就已經開始,大陸也從1950年代開始,以贈送貓熊表達對友好國家的善意,30年裡,送出24隻貓熊,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牠們,美國的玲玲和興興。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大陸,當時的大陸總理周恩來在一場晚宴上宣佈,要送給美國一對貓熊。前大陸外交部官員唐龍彬:「在那個時候周恩來總理就向尼克松夫人說了這麼幾句話:夫人,我們很知道,也很瞭解美國人民非常渴望、希望有中國的熊貓,我現在正式代表中國政府,決定贈送美國人民一對熊貓。」

1972年春天,當玲玲和興興來到華盛頓動物園,8千名美國民眾冒雨迎接,盛況空前。大陸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華盛頓的老百姓為了看熊貓,歡迎熊貓的隊伍就8千人,而且動物園當時應該不是在完全市中心的地方,但是卻在那個地方堵車,然後新聞報導很多,熊貓這麼好玩的動物,是中國人送的,所以在中美兩國人之間,增加了一點感情的色彩。」

玲玲和興興成功地開啟了中美外交的蜜月期,在牠們之後,又有14隻貓熊分別被送到亞洲、美洲和歐洲的5個國家。

直到1982年,鑑於貓熊數量急遽減少,大陸不再無償贈送貓熊,改以商業或研究為名,對外「租借」

貓熊,貓熊一下子從拚外交轉為拚經濟。租金加上培育顧問費,光是租給美國的貓熊,1年就能為大陸賺進1億3千萬台幣的外匯。

除了天價租金,要餵飽這圓滾滾的貓熊,更是不容易。貓熊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吃,一天要吃掉2 、30公斤的竹子,不但食量大,而且還很挑嘴。美亞特蘭大動物園工作人員:「他們很挑食,我們要依季節換飼料。」

養貓熊,大不易,讓很多動物園想把貓熊還給中國大陸。不過看到這麼多大小朋友,被貓熊逗得笑逐顏開,動物園也捨不得真的讓貓熊回家。

#貓熊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12

0.0706

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