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牛肉引發的瘦肉精風暴,掀開肉品市場的遮羞布,為了從源頭把關,衛生署今天凌晨啟動「進口牛肉逐批查驗機制」,邊境檢驗人力增加到100人以上,預估每個月會增加1千萬的檢驗費,全面擴大肉品稽查,不過進口肉商似乎為了避鋒頭,到晚間6點為止,「美牛0報驗」,沒有進口美國牛肉,統計過去半個月以來,報驗量也比先前少了2、3成,反應到消費端,我們看到餐廳把美牛「除名」,乾脆不賣了,菜單改成紐西蘭牛肉,現在想吃美牛有難度。
火鍋店員工:「現在用的是紐西蘭的牛肉。」記者:「美牛...都不能選了。」火鍋店員工:「都沒有了。」
美牛「除名」吃不到,麻辣鍋店改菜單,把美國牛通通換成「紐西蘭」,連鎖牛排店乾脆用小貼紙,把敏感的美國牛遮起來,桃園海關的牛肉冷凍櫃空蕩蕩,現在要買美國牛難度相當高,邊境查驗的「逐批檢驗機制」正式啟動,不過進口肉商疑似「避鋒頭」,統計到晚間6點為止,「沒有美牛報關」,比對平日最大量,最多20批。
台灣一年平均進口11萬噸牛肉,過去兩個禮拜,牛肉報驗數量已經掉了2、3成,不過FDA會持續抽驗,人員從原本的94名再增派15名人力,隨時機動調派,預估檢驗費1個月增加1千萬。
衛生局稽查人員:「這個是有調理過的,我們要沒有調理過的(原料肉)。」
直接殺到肉商的冷凍庫,要求配合抽驗,衛生局人員大動作,要揪出問題肉。北市衛生局主秘姜郁美:「排骨酥、肉片。」
肉片、雞排、絞肉,通通不放過,稽查人員秤重一一放進檢驗袋,北市衛生局加強抽驗牛、豬、鴨、鵝等肉品,兵分五路稽查。姜郁美:「檢查重點是在動物用藥,35種動物用藥,還有就是乙型受體素(瘦肉精)。」
抽驗結果最快一個星期內出爐,其他肉品買氣也受影響,瘦肉精風暴燒不停,民眾吃得「心驚驚」,就看衛生署的稽查行動,能不能發揮嚇阻作用,替民眾擋下問題肉。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