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場的生鮮食品或者部分熟食,通常都以塑膠盒或保麗龍盒包裝好,但有民眾投訴,這些盒子涉嫌A錢!我們實際買來檢視,賣場人員的確是「包裝好再秤重」,盒子的重量一起被算進賣價裡,甚至同一家超市的高低價商品,同款塑膠盒竟然還有價差,消保官再到賣場稽查,更發現標示重量竟然比實際重量多出8公克,扣掉裡頭的牛小排,從保鮮膜、棉紙到盒子,加一加共18公克,全都要消費者「掏錢」買。
賣場人員用保鮮膜和保麗龍盒,將生鮮產品包好,接著才秤重、貼標籤,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流程,然而生鮮每百公克計價,種類不同,價格也不一樣,先包再秤,有沒有問題?
沒看錯,盒子也有重量,走訪賣場買了炒肉片、鹹豬肉和絞肉實測,連盒子秤才符合重量標示,只是以這3種產品來看,盒子從6克到13克都有,民眾不知不覺花了錢買盒子。
即使是百貨超市的醃漬物攤位,一樣把塑膠盒一起秤重,而這款小魚乾每百公克高達180元,重量5克的盒子就要9元,再比一比同一家超市的牛肉燒烤片和洋蔥,單價每百公克220元和54元,即使用的是同款塑膠盒,竟然有22元和5.4元的差異,價差非常大。
消保官李大鵬:「上面這個是淨重,還是包括包裝重量?」賣場業者:「大概會扣2公克。」
消保官直接到賣場稽查,業者坦承連盒子一起秤,然而卻只扣「2克」,實際檢查這盒牛小排,連盒子秤440公克卻標示448公克,更誇張。
消保官李大鵬:「膠膜跟吸血棉紙和保麗龍包裝盒的重量合在一起,大概都有15-18公克的重量。」
由於消費者權益已經受損,消保官認為可以依消保法,要求限期改善,屢勸不改最高罰150萬。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