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台等待器官移植人數高達9千多人,以眼角膜移植來說,有787人還在排隊等待,過去患者平均得等上一年才能排到適合的眼角膜,現在國內透過微創手術及眼庫管理,不但能縮短等待期,可配對的角膜數量,未來也可望再增加。
醫師透過裂隙燈檢查眼角膜,評估受贈者合不合適,因為眼角膜移植捐贈條件有嚴格限制。
台北榮總眼科部醫師林佩玉:「這個是大概有一個6個毫米的,切割的傷口,撕裂傷,全國眼庫他的評估已經是告訴我們說,這個角膜它沒辦法做內皮的移植也不能做全層的移植,那所以事實上這個角膜是不能用的,可是因為我們現在可以做,內皮彈力層,就是不同的技術,所以我們覺得這個角膜,不應該捨棄它。」
台北榮總眼科部醫師林佩玉:「困難的地方就是說,撕這一層的時候,旁邊不能有缺損,如果缺損沒有辦法完整的撕下來,大概只有不到頭髮的厚度吧,彈力層內皮的移植是值得去推廣,因為它視力復原快,它的最佳矯正視力比較好,而且它的排斥機率可以降低很多。」
記者黃琲茹:「現在全台等待器官捐贈的人數高達9千多人,以眼角膜來說目前有787位還在排隊等待,而過去要等到適合的眼角膜,病人大約要等到一年的時間,甚至有6成是仰賴國外進口,不過現在隨著民眾健康意識的改變,現在眼角膜已經成為捐贈最多的器官組織。」
器捐移植登錄中心副執行長劉嘉琪:「很多捐贈眼角膜,他是整顆眼球都取出來,才去取眼角膜,這樣子的話對病人的外觀上,可能不是那麼理想,那現在大部分醫院都可以進行只單單取眼角膜,那對於病人外觀的影響就很小,看不太出來,這也會讓捐贈者的家屬,捐贈的意願也比較高。」
國內眼角膜捐贈量近年顯著提升,從101年的224例躍升到106年的537例,比過去高了一倍多,在有器捐同意書的情況下,一般腦死器捐流程,需進行2次腦死判定,當中必須接回人工呼吸器至少4小時,確認病人無法回復生命後,就能進行捐贈移植手術,但要是條件符合家屬突然反對,手術仍無法進行。
耕莘醫院眼科主任陳志明:「以前的配對會比較困難,可是現在的話因為他們(眼庫),我們捐贈出去以後,他們可以去配對,按照順序,排序然後再移植到捐贈,受捐贈者那邊,現在都是用科學數據去看他角膜是可以的,那就能移植,所以成功率一定會提高。」
從遺體器捐統計數據來看,2017年捐贈數前3名分別為眼角膜、腎臟和肝臟,近年來隨著醫療進步,加上眼庫配對管理,在人體所有器官移植中,眼角膜移植已經是相對風險最低、成功率最高的手術。
畢竟人走了,肉身也帶不走,透過器捐讓有用的器官「大愛接力」,也讓更多生命能有機會延續。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