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11個國家,106位藝術家的300件國際當代琺瑯大展,目前在台北盛大展出,這是國際少見的大規模琺瑯展,各種細膩巧變的琺瑯精品,百花綻放,台灣本土琺瑯藝術家也精銳盡出。
國際琺瑯展策展人楊炘彪:「琺瑯燒製的過程中其實容易會有裂,因為它是玻璃材質,所以當它燒製完之後,還要去跟比如說不規則的石頭表面去做結合的時候,其實如果要結合的很密,其實是滿難的。」
加拿大蒙特婁珠寶藝術家的胸飾,色彩瑰麗斑斕帶有童趣,背面不留白也佈滿了創作。
陳國珍的這件《生如夏花》,她不厭其煩的做出繡球花的400朵小花兒,金屬上還要燒出琺瑯的藍紫色澤,3朵大花項鍊連成一串兒,挑戰了工藝和視覺美學。
輔大應用美術系教授陳國珍:「我的製作是透過電腦繪圖,輸出鑄造然後完成,所以它製作設計過程是花很多時間,(有運用到3D列印嗎?)是的!」
日本七寶會議燒的琺瑯叫七寶燒,會長吉村芙子這件香盒《花與絮語》,另一件《香彩》內外藍色非常細膩,並且是全球專利。
國際琺瑯展策展人吳竟銍:「會長為了得到她獨一無二的藍,他跟材料公司去討論實驗,製做出像他自己這樣子有點深藍色的飽和色的藍。」
廣田愛子的項鍊《雪白》有不鏽鋼等6種材質,時尚華麗。
美國琺瑯協會來自舊金山,會長JUDY STONE的琺瑯像是拼貼色塊縫合殘片。
國際琺瑯展策展人吳竟銍:「他刻意去把一個完整鍛敲好的金屬碗,故意做些破壞或切割。」
蘇雅萍在金屬胎體上畫上琺瑯,一次又一次的燒出精彩釉色,展示的花瓣經過繁雜手續,掐絲琺瑯類似中國明代的景泰藍,只不過蘇家姊妹使用銀線,經過萬力夾上拉線板拉細,用火軟化銀線、用水冷卻,軟硬間反覆調到理想狀態。
琺瑯工藝家蘇麗卿:「你只要去敲它壓它碾它,它就會變硬,只要變硬就要用火退,它就變軟。」
把銀絲七彎八拐成花形後,將琺瑯粉和水填上琺瑯入電窯燒,溫度達到設定值時開窯門取出。
琺瑯工藝家蘇麗卿:「溫度已經燒到750(度)了,我們就把它拿出爐子,進爐子後它會氧化,表面會燒出一層黑色的氧化物,我們還需要用油石再打磨,把琺瑯跟銀線磨成一個平面。」
為了創造遠景近景,小小杯托在爐外上色,爐內進出8次。
琺瑯金工家蘇雅萍:「一朵花拆解成8個層次的話,是因為我們希望花更有立體感,會有前景後景中景,所以才分成8個層次。」
當代的琺瑯金工,早已遠遠超越明清景泰藍技法,用現代思維和新工藝,擺脫古代只做祥瑞器物,變成了生活用品功能多元。
琺瑯金工家蘇雅萍:「這個作品是個杯托,我在還沒喝茶之前,我看到這個器物,我使用它我觀賞它,我就可以感受到生活的藝術。」
年輕工藝家吳竟銍在日本得大獎的《雨水的痕跡》,還有《萬孔集》和《心心系列》也都一併展出國際當代琺瑯展,讓琺瑯藝術走出時尚品牌,進入生活層次,也讓國際看到台灣的琺瑯藝術日新月異。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