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年輕人結婚、生育率都下降,今年2月我國總體死亡人數甚至高於新生兒數量,報導者根據內政部資料指出,台灣每年有超過1800位兒童死亡,平均每天失去5個孩子,生得少、死得多,其中有不少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包括育兒環境、醫療資源的改善。
診療椅上小朋友嘴巴張得大大的,醫師說著孩子能懂的語言,一邊動作俐落的幫他補牙齒,這看診的地點其實是在車上。
記者周玲秀:「行動醫療車開進校園,讓小朋友不用大老遠上醫院,而且只要在看診前一號來到現場,帶著病歷等待就好。」
幫孩子洗牙、塗氟,還邊做衛教,只要不是太嚴重的蛀牙或感染,在這兒都能解決。
民義國小學童王同學:「因為不用再坐車出去。」
義國小學童林同學:「讓我們的家長不用再帶我們出去,又讓他們花錢。」
新北市三峽民義國小半數孩子是出自單親、弱勢家庭,從住家到市區診所約要半小時車程,不少孩子的牙齒問題不得不被擱置。
新北市民義國小校長黃國柱:「下班之後,我們這附近是沒有相關的診所,還要到市區,所以如果家長他下班後回來,還要再帶孩子出去,這方面的確有點負擔。」
新北市以17台巡迴醫療車試圖補足偏鄉需求,口腔巡迴車服務人次一年突破6000,眼科也有4100。
兒科急診問題更加嚴峻,報導者報導指出,全台24小時兒童急診醫院小於2間的地區,從2011年的27%,2015年擴大到61%。每年45000個孩子到急診,卻沒有兒科醫生診治。
馬偕總院副院長李宏昌指出,兒科看診思維與診治方式有別於成人,造成不少醫院急診不敢收治兒童。
馬偕總院副院長李宏昌:「大醫院的急診真正小兒科專科醫師在看的只有佔17%,不均的問題在於基層醫師現在佔70%。」
兒科醫師去哪了?從兒健聯盟資料可以看到,主要聚集在台北、台中、新北、高雄,就占了6成,最不足的是嘉義縣,一位醫師要照顧3千位以上兒童。
馬偕總院副院長李宏昌:「年輕的人數已經減少非常多,衛福部告訴我們說小兒科的住院醫師,每一年不可以超過240個,(當時)我們走的R1就是第一年的住院醫師,只有70個到100個,降了一半,根本沒有人要走。雖然這幾年開始有慢慢回春,慢慢回春,可是可能還要十多年以後才有辦法頂上來。」
全台嬰兒病房也不足,新竹縣409人分到一床,新北市也是272人才有一床。新北市衛生局長坦言,人口多、幅員廣大,稀釋醫療資源,籌建瑞芳醫院也是希望改善東北角醫療情況。
北市衛生局局長林奇宏:「在地的醫療,以貢寮、平溪、雙溪為例,他們要後送的話常常是後送到汐止,或是後送到台北市的內湖,所以這個地區,這樣的一個交通距離,大概在一個半小時到2小時之間,所以在地醫療我想是我們新北市非常重要的一個面向。」
和OECD國家比較,台灣零歲嬰兒死亡率第5高,1到4歲則高居第2,高於美國、日本,主要死因是早產相關疾病、交通事故、先天畸形。
越來越多研究指出,2到3成的孩子死亡是可以預防的,怎麼保護少子化下的珍稀兒童,照護、育兒友善環境、醫療,改善腳步刻不容緩。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