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統計台北市每5戶有1戶養寵物,以貓、狗為主。專業訓犬師建議,家中狗狗每天應外出散步3次,可減緩汪星人壓力,若有破壞家具、吠叫等行為可先忽略,再以獎勵改變行為。
台北市動物保護處透過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統計,至去年底止,家犬登記在養數共14萬4951隻,家貓為5萬2454隻,總數約20萬隻,換算後每18人有1人養狗或貓。為服務更多毛小孩爸媽,動保處推免費課程並和獸醫生及訓練師合作,其中以啟發式教育訓練家犬的「DOG老師全能發展學堂」訓練師也擔任講師。
通過亞洲第一屆訓練師行為認證的訓犬師成書雯(JUDY)說,擔任台北貓犬學校講師時,飼主提出最多問題就是與狗相處,像遛狗時會暴衝或不聽指揮,希望透過課程宣導飼主與狗相處的正確觀念。
至於給飼主建議,她表示,狗許多行為問題,都跟沒有外出散步有關,像在家亂便溺、破壞家具、亂吠叫、外出時亂衝或過於膽小,狗的行為就跟人被關在密閉空間一樣,時間久就會出現奇怪行為,建議先從散步做起,每天3次,每次10分鐘,若因工作忙碌無暇帶狗散步,至少一天一次,可改善狗狗吠叫等行為。
訓犬師分析,都會區飼主最擔心就是吠叫問題。
JUDY說,飼主可分辨是要求性或警戒性吠叫,警戒性可能是狗聽聞外界有聲音才會出聲保護飼主,至於要求性吠叫,像狗要求提供食物等狀況,建議先忽略或把狗隔離至另一個空間,事後以言語鼓勵或給獎賞讓狗了解飼主喜好,由狗自行糾正行為。
她提到,若狗在家中出現翻垃圾桶等行為,可透過環境管理和事前預先防堵減少狀況發生次數,透過改善環境讓狗不會學習做錯事的機會。
另一名訓犬師黃雅蘭(憨憨)說,在台北貓犬學校上課時,飼主都希望可增加狗的個性穩定程度,狗有亂吠、隨地便溺等行為,最需要主人細心陪伴,也建議飼主把尿布墊遠離狗吃飯、喝水和玩耍的地方,透過居家環境規劃改變狗的習慣。
訓犬師希望民眾養狗前應先評估自身能力和了解狗的需求,很多人只提供毛小孩日常所需,卻忘記照顧心理層面,主人陪伴和互動及外出散步都可舒緩狗的心理壓力,「因為汪星人一輩子只能依靠飼主」。(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