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的蕭新晟與楊承融是資訊工程專才,卻愛在泛黃文獻裡挖掘台灣史料,進而成立數位化台灣歷史文獻的「國家寶藏基金會」,希望更多人能夠參與。
基金會創始人蕭新晟與志同道合搭檔楊承融,日前從紐約來到洛杉磯,宣傳國家寶藏前進西岸的理念。在開展數位化台灣歷史文獻的工程之前,這兩位旅美青年是網站「台灣正名器」的推手。
蕭新晟指出,舉凡留學生申請簽證或學校、海外開戶、找工作及填寫申請各式文件,常面臨國籍找不到台灣或中華民國,被迫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台灣/中國的省份。
台灣正名器網站設立報案區,鼓勵旅外台人通報遭遇的不平待遇,並透過網路平台彙整,向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通報,由FAPA出面要求有關方面改正。
他們由台灣正名器所奠定的基礎,延伸至數位化台灣歷史文獻的工程,並成立國家寶藏基金會。蕭新晟說:「因為我們在美國,我們是台灣人,只有我們才能做這些專案。」
國家寶藏基金會蒐羅的史料來源,先以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檔案局(National Archives)為基礎,館內目前解密檔案中,開放約6000萬筆的台灣史料。
蕭新晟說,6000萬筆這個數字是中研院學者的推估,史料記錄日治時代、二戰、二二八前後等歷史梗概和脈絡,甚至台灣山林樹種分布與溫泉水質的調查都可供調閱。
文史工作者林育正與紐約州立大學學者莊士杰等人,共同架設國家寶藏網站,蕭新晟研發手機App,號召民眾組成志工到檔案局,翻拍歷史資料透過App上傳至國家寶藏資料庫。
存檔於網站的台灣史料採完全開放方式經營,蕭新晟介紹,在美國國家檔案局獲取的史料多屬於公眾,也就是翻拍者就擁有史料與文獻的著作權。
他說,翻拍者可運用資料出書或寫文章,國家寶藏基金會則放棄著作權,任何人來此查尋所需資料,都可用於營利或非營利途徑,更歡迎大眾參與翻譯與更正的工作。
蕭新晟展示志工團隊已蒐羅的成果,在3萬5000多筆文獻裡,有趣內容包括台灣特產分布圖、結核病傳染時期宣導人們多休息的海報,及中美斷交時政大師生以正楷字體撰寫的抗議信等。
展望未來,蕭新晟說,雖然北加史丹佛大學的胡佛研究所也有許多關於台灣的史料存檔,但涉及版權而難納入國家寶藏資料庫。
不過團隊仍積極向外拓展,接觸日本與荷蘭等曾殖民台灣的國家,尋找他們在台留下的歷史紀錄,豐富台灣史料。(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