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你搭的帳篷是位在哪一區嗎?安全嗎?TVBS抽檢調查30家桃竹苗知名營區,發現有16家位在「山崩與地滑、土石流潛勢區」的敏感地帶,以苗栗為例,這三家當紅營區景色優美,預約好幾個月才排得到,都位在曾經發生山崩地段!根據地質法,不是不能開發,但得經過安全鑑定,不過因為露營沒有明確主管機關,沒人糾查,業者怎麼加強水土保持,消費者也陷入不確定危機。
靠天吃飯,這是祖傳百年的地賴以為生的原鄉經濟。
烏嘎彥露營區業者簡先生:「過去我有種一兩百棵果樹、李子跟桃子,那一年收入只有幾萬塊而已,唉啊所以不太好過。」
無奈苦笑,撐起了大半歲月,很多泰雅族果農為了生計不得轉作露營區,不過簡先生還是留下三十顆果樹,他很清楚留根抓地力才會強。
烏嘎彥露營區業者簡先生:「我們也希望說,我們靠這一點點露營區的收入來經營我們這個家庭,立法之後大家遵循法律去走,這樣子我們業者也不會被汙名化,像我這邊有繳營業稅,房屋稅、地價稅還有營業稅也有。」
諷刺的是稅都收了,卻不輔導也沒保障,國稅局課的還是「烏嘎彥露營區」,但全台九成營區,卻無奈處於非法尷尬。
目前想成為合法露營區唯一管道,除非登記在休閒農場之下,不過佔地得要半個足球廠大小,至少半公頃,而且露營區只能佔腹地十分之一,與現實不符。對照滿山頭,比鄰而居的層層露營田,難道就不管了嗎?
TVBS資深記者林上筠:「你知道你腳底下踩的這塊露營地安不安全嗎?其實我現在在拉拉山海拔最高的一戶,不過帳棚下的棧板是依著懸崖,騰空架著這麼抖,他的鋼骨結構安全嗎?承載係數夠嗎?其實都沒有人知道。」
沒想過棧板下完全騰空,帳蓬下方就是懸崖陡坡,遠一點來看,還真的有些搏命,全依著山崖,騰空架得高高一整排,直抖坡度,幾根鋼骨撐得住眾家帳篷,孩子們追趕跑跳嗎?
記者VS.露營區小孩:「啥感覺呃感覺快掉下去了,(有什麼感覺)感覺快要掉下去了。」
高台柵欄鐵條也鬆了,沒有主管機關,營區安全管理沒人把關,坡度多陡能開發不知道,部份營區超收帳帳相連,彷彿難民營無保障。
TVBS追蹤調查,委請農委會水土保持局一家一家營區套圖分析,經濟部地質調查所測量查詢,我們從全台營區最密集的桃、竹、苗、中,抽檢30家網路評價優良的營區,發現有16家被列在「地質敏感區」,其中10家位於「山崩與地滑區」。
意思是,過去歷史上曾發生土石崩塌或滑動,苗栗7家新竹有3家,裡頭不乏一帳難求的知名超夯營區,他們恰巧都位在苗栗斷層帶,有6家位在颱風暴雨可能成災得撤離的,土石流潛勢區,桃園3家、新竹2家、苗栗1家。
苗栗這家曾被評選為全台十大最美露營區的營地,位處半山腰,視野景觀絕佳,但他恰巧位在山崩土石滑動影響範圍,目前地質敏感區,可以住人可以蓋房,不過根據地質法,要開發得經過專業技師鑑定地質安全。
淡江水資源環境工程教授林義真:「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事情,因為你不見得會發生,所以我們只能放一個紅燈,閃紅燈在那邊做一個警示而已,但那警告標誌的話,基本上你在那個地方就不應該去開發。」
TVBS取得水保局繪圖資料,很多營區都位在「不確定敏感地帶」,藍色這條是土石流潛勢溪,紅色扇形範圍,代表一旦土石流發生,這塊區域將受衝擊,露營場正落於在其中,實際走一遭,發現營區緊臨溪邊就在山谷間。
記者vs.位在土石流勢區露營業者:「我剛看一下蠻靠近溪流,想說會不會有土石流(不會啦,不會啦我們有種樹,若有土石流是山上樹被砍掉了)。」
多數業者也不知道,自己被劃分在「地質敏感區」,消費者毫不知情自己身處於潛在衝擊。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長李鎮洋:「(潛勢區)有遭受土石流侵襲危險,所以如果露營場在這範圍裡,由「主管機關」建立完整管理機制後,當然可以要求提高安全係數。」
但問題是,露營活動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不明確,各部會都不認。
記者vs.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目前我們大概知道說,各縣市有哪些露營區列冊的嗎?)各縣市營區列冊需要各縣市協助清查,(所以我們還沒有營區列冊就對了)呃,觀光局是一個活動的輔導啦。」
觀光局人員:「不好意思我抗議一下,我們不是主政機關,因為我們不是主政機關,你這樣提問我們無法接受。」
觀光局強調,他們負責推廣是公立露營區,不是私人,不過當初就是因為露營亂象(私人營地)。
行政院內部會議公文白紙黑字,政務委員指定觀光局為這項露營活動的「主政機關」負責推廣輔導協助,而場地開發安全規範則分屬各部會(農委會、內政部)共同負責。
但露營的主管機關還是分屬多頭馬車,各部會都管一點,但無人願擔責。
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那你要開發你要做水土保持,你就開挖你就違反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法主管機關也可以罰。」
水土保持局長李鎮洋:「我要開道路我就跟道路主管單位,我要做甚麼事情就找那個主管單位,所以原則上像露營場,那中央應該要組織個主管單位出來。」
新竹縣府原民處長:「我們一年大概有三百件違規要清查,我們人力只有1到2位,實在人力是不足,不足以我們做『立即處置』,目前這段期間,我們有個檢測員也被恐嚇。」
地方大嘆無人力,中央官官相推,這就是卡關根源,因為如果想申請一項合法開發,得向你營業項目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確認土地使用管制,這個主管機關再把你申請的水土保持計劃,轉送給地方政府水保單位,環評審核過關後才合法。
像是要開高爾夫球場由體育單位提案,經營休閒農場農委會核定,想開民宿得向觀光局申請,不過露營呢,目的主管機關未明沒有窗口申辦,也無法申請水保,業者就算想合法申辦卻找不到門路,無奈淪為違規。
露營平台業者卓良賢:「沒有一個明確的主管單位,所以大家最怕的是說,因為大家畢竟投資了那麼多東西,最怕哪天政府莫名其妙大肆取締。」
比如說我邊坡該強化,那你告訴我該怎麼強化,不是放任不管,如果一個有計畫性的輔導,我相信不要說二十年,三年、五年之後,台灣的露營區就不會是現在各位看到光禿禿的一面。
無法可管和多法交疊互推間,大自然的人工拼貼磚愈貼愈多,愈貼愈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