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美牛開放/163.7KG帶骨美牛到! 查驗超時肉險餿

記者 廖雅玉 廖宗慶 / 攝影 劉頤堃 桃園 報導
發佈時間:2010/01/15 18:14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到現在都還有爭議的美國帶骨牛肉,首批叩關,原本預定在清晨6點20分抵達台灣,但飛機順風讓美牛提早到了,5點49分,3箱丁骨牛排和3箱肋排,總淨重163.7公斤,抵達桃園機場;衛生署為了強調把關的嚴謹,特地公開查驗程序讓媒體拍攝,但本來應該10分鐘結束的查驗,拖了2、30分鐘,讓應該維持在低溫下的肉品,已經都滲出血來!標檢局的人員更私下透露,這種查驗過程要是在夏天,牛肉早就餿掉了。

綠色帆布底下包的,就是睽違了5年多的美國帶骨牛肉,天才剛亮,它們要再度進軍台灣了!X光機煞有其事,一一掃過紙箱裡的牛肉,相關單位神經緊繃。財政部關稅局股長陳國錦:「針對它報單申報的部分,進行查驗。」

3箱丁骨牛排和3箱肋排,總淨重163.7公斤,衛生署三申五令「三管五卡」,但偏偏在這個環節有點怪怪的。

從機艙貨到這個時候,其實已經過了將近2個鐘頭,帶骨美牛也已經攤在室溫下好一陣子,雖然測量的溫度是2℃,在標準的-2到7度以內,也算合格,但有標檢局的人員私下透露,其實平常查驗只要10分鐘,但為了公開美牛的把關過程,時間已經比一般多出了2、3倍,如果現在是夏天,這批肉鐵定餿掉。

光看防檢局人員手上這塊肋排漸漸結凍,溫度也上升,都已經滲出血水了。衛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今天主要是因為大家都很關心,所以有這樣子的一個程序,在那邊…所以…,他們的動作、時間等,可能是有時候比較誇張,或比較慢了一點點。」

就為了讓媒體看到嚴密的層層關卡,特地把應該維持在低溫下的肉品,攤陽光下超過20分鐘,還說查驗過程絕對是滴水不漏,要民眾安啦!雖然說從核對文件到最後的採樣順利進行,但這個可以避免的漏洞,恐怕還是讓所謂的三管五卡,留下瑕疵。

#美牛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47

0.0544

0.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