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類植物在台灣就有700多種,讓台灣享有蕨類王國的美譽,不過不會結果、也不會開出美麗花朵的蕨類時常被人們忽略,事實上它們有的能吃、有的能拿來做青草茶,經過設計,還能成為療癒的植栽擺飾,五花八門的應用,讓台灣蕨類創造出新的價值。
破布子和小魚乾下鍋爆香,再放入燙過的山蘇,翻鍋快炒,一盤香噴噴的炒山蘇上桌,顏色鮮綠口感爽脆中帶點嫩度,是許多餐廳會賣的一道野菜料理。
餐廳老闆林克強:「因為山蘇它本身是含鐵跟鈣,然後它還有蠻豐富的膳食纖維,它本身沒什麼味道。」
除了調味上得具有特色,要買到山蘇,其實還得看季節和地區。
餐廳老闆林克強:「生長在大概海拔5、600公尺以上的高山嘛,然後就是要潮濕的環境,所以我們大部分的山蘇都是從花蓮那邊運送過來的。」
事實上山蘇是蕨類的一種,而台灣光是蕨類植物就有700多種,雖然相較於全世界一共1萬2千多個品種來看,似乎沒那麼多,但和鄰近的日本一比,足足多出300種,這讓台灣享有了蕨類王國的美稱。
記者曾奕慈:「我們一般人在爬山的時候,可能會觀察周遭有什麼樣不同的動物植物,不過你可能不會知道,即使在低海拔的地方也會有很多不同的蕨類植物,它們可能長得很像,不過可能有不同的特徵、也有不同的品種,我們現在就請植物觀察家,帶我們一起來瞧瞧。」
鑽進樹林中,在植物觀察家同時身兼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員陳應欽的帶領下,我們在台北近郊的低海拔山區,尋覓不同種的蕨類植物,第一個見到的就是台灣最常見的筆筒樹。
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員陳應欽:「很少蕨類是會長超過人身高以上的高度,在中國大陸它是非常非常少、非常非常稀有的。」
通常生長在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山區,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樹幹上菱形的葉痕,還有包附住幼葉的金黃色鱗片。
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員陳應欽:「這種是線狀的,它就是沿著葉子的中間,會有一條孢子囊群。」
翻過葉面就能分辨品種,呈捲曲狀的還有葉子表面帶著細毛的,林林總總不勝枚舉,陳應欽說像是這樣一條步道走下來,至少能看見30到50種,而說著說著,我們看到的是名字相當浪漫的海金沙。
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員陳應欽:「這個葉柄韌性非常地強,所以它會拿來,我們會拿來做一些,以前會拿來做一些竹籃子。」
還有生長在路邊,特別喜歡強烈陽光的芒萁,是台灣數量最多的蕨類植物之一,而陳應欽花了30年時間,一一記住這些蕨類,就是因為欣賞它的美。
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員陳應欽:「從它的捲曲的幼葉到成長,到各種型態是非常典雅、非常經典的大自然的造型在裡面。」
散布在山林裡的台灣蕨類,其實透過設計培養,還能創造出新的價值。
記者曾奕慈:「蕨類的顏色翠綠,而且有許多的形狀就像是羽毛一樣,其實相當適合拿來做為盆栽,像是山上常見到的鳳尾蕨,還有甚至是能吃的山蘇,經過設計之後都可以成為漂亮的植栽。」
植栽設計師王宗儒:「我們有的時候在做花的時候,其實我們會用好種介質去做混合。」
混合不同介質後,攤開的苔草就像是在包壽司一樣,包進土和植物,再以棉線綑起苔球,就成了一個植栽擺飾,另外叫做兔腳蕨的植物,搖身一變成為一座小型的動物園。
植栽設計師林青峰:「只要你環境還有溫度和通風都夠好的話,其實它可以養得很長久,而且每天看到它都會有不同的心情。」
存在地球幾億年的蕨類植物生命力強,不論長在山上還是擺在室內,它美麗的身影就像它帶給台灣山林的風景,平凡卻有不同風貌。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