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中心急診室經常發生擠爆的情況!健保署今年4月15日將輕症病人赴醫學中心掛急診,部分負擔調高100元,希望「以價制量」,讓病人分級醫療,但新制上路後卻破功了,根據統計,6月輕症病患掛急診的人數達到12萬多人,和去年同期比較成長4.1%,醫界認為關鍵在於配套不足。
記者蔣志偉:「健保署推動醫療分級制度,將急診部分負擔調高100元,目的是為了要降低急診人數,但現在超過4個月了,仍然有許多民眾帶著小病來掛急診。」
輕症還是往醫學中心急診室跑,這樣的情況似乎沒有減少的情況,顯然民眾就醫習慣仍然沒有改變,病患私下坦言,部分負擔多100元覺得還好,甚至還有人不知道有醫療分級,但多花一點錢可得到大醫院較好醫療照護。
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志華:「多100元對民眾來講其實也不痛不癢啦,你不會說我本來打定主意要去大醫院處理,那為了100元所以我就不去了,去診所,在邏輯上這個政策本來就不可能會有太大效果。」
急診人滿為患,健保署希望以價制量,讓病患分級醫療,新制從今年4月15日上路後到4月底,輕症病患有6萬1506人次,和去年同期相比減少百分之8.4,而5月12萬278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3.6,值得注意的是,6月人數上升到12萬8347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4.1,外界質疑分級醫療破功,健保署強調是因為出現類流感。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今年的流感從6月流行到8月,今年是很特別發生在夏天,所以造成6月份急診流感人次也開始大幅上升,診所的假日開診率也略有下降,如果民眾要看病,真的有緊急的狀況,也難免會跑急診。」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需要很多配套的措施,包含就是說像是民眾就醫行為的改變,像現在在我們門診就醫是沒有所謂的檢查的這個部分負擔,事實上提高這個在檢查費,上面的部分負擔也能夠讓這個分級醫療的推動,可能可以更順利。」
醫界認為政府沒有相關配套根本很難解決,輕症患者瞬間湧入醫院,問題依舊存在。
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志華:「國小、中學這些教材裡面要去落實說大病看大醫院、小病看小醫院,提高一般民眾健康識能,讓他們知道說其實小病是不需要跑大醫院,日本人因為感冒或腸胃炎去掛急診不太可能,因為對他們來講那是很羞恥的事情。」
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方震中:「我覺得健保署應該要努力一塊,應該是要求病人下轉,假如他到醫學中心來,醫學中心給他診斷,他不需要住在醫學中心,這些疾病應該要鼓勵病人下轉到一般的醫院去,這樣才有可能減少所謂大醫院壅塞的情況。」
分級醫療政策涉及病人就醫習慣與醫師看診行為,健保署強調需要長期推動,若從短期數據變化很難看的出來,將會擴大展開家庭醫師諮詢專線,和提供查詢院所開診App,唯有先改變民眾就醫習慣,才有機會改變這麼多年來小病先衝急診老問題。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