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博士的博士生越來越少,教育部更是大幅刪減了博士班的核定招生名額,一口氣就砍了380多名,而台大這幾年更有不少系所的博士班,註冊率直接掛零,難道博士學位真的沒人要了嗎?專家就分析過去博士走的是學術研究,但少子化等影響學術職缺銳減,如果課程跟實務不能趕緊接軌,大家念博士班的意願恐怕只會更低。
來到台大土木系實驗區,雖然是暑假期間,但博士生們還是忙到滿身大汗,專心地在做研究。
台大土木所博士候選人潘威佑:「因為過去我是高中老師,帶學生參加科展那在過程中,做中學自己發覺說,這部分是蠻有趣的,所以說想要從這邊再去鑽研。」
放棄任教機會,重回校園進修,但這樣的決定其實不容易,還得考量許多因素。
台大土木所博士候選人潘威佑:「很多的因素啦譬如說,家庭的因素還有執業的因素,還有年齡的因素種種這些東西。」
確實經濟和家人觀感都是無形壓力,今年29歲的鄭閔中,則是選擇在職進修博士學位。
台大土木所博士生鄭閔中:「(職場上)常常會遇到一些,就是以前在學校沒有教過的狀況,那變成說我自己要再去做研究,然後再去找資料對那通常,自己去做研究跟找資料,通常是比較沒有效率的,那到最後因為案子還是要交出去,所以最後會選擇一個,比較保守的設計的方式。」
坦言出社會後才發現自身不足,除了自己的決心外,也好險職場長官願意支持,在時間上給了配合空間。
台大土木所博士生鄭閔中vs.學弟:「因為我覺得這一條應該都一堆,比較數學的東西吧?」
因為攻讀博士學位,6至8年的時間真的很長,還要兼顧工作相當辛苦。
台大土木所博士生鄭閔中:「我跟學弟妹也差了6、7歲,這樣又重頭再去看一些,以前覺得很容易很簡單的事情,現在都覺得不容易不簡單,而且就是一有工作之後,那你的心思大部分百分之50、60以上,就是都要放在工作上,那你可以專注在課業的部分就比較少。」
根據教育部統計在過去10年間,以生技產業來說培植了2千名博士,但是4成沒有找到工作。
記者詹舒涵:「市場需求也直接反應在了註冊率上頭,即便是台大也不例外,來看到104年度的博士班,包括農業經濟、還有生命科學以及戲劇,海洋所4個所別,在博士班的註冊率通通都掛零。」
再看到台大的去年數據,博士班招生還是起不來,藝術史研究所報考數掛零,戲劇系、人類學系、社會學系,則是只有2名,
教育部更是大舉刪減博士班的核定招生名額,105學年度招生總額,從6267名減到5429名,其中科技領域總共刪了622人,人文、社會領域則少了216人。
台經院景氣預測研究員邱達生:「因為博士是一個思考的訓練,那麼在這種各行各業,都會要解決問題,特別是研發方面而且研發的話,博士的一個功能就是他要帶領,那個研發團隊所以說如果說將來,這個等於說帶領領頭的這個研究人員,是不足供不應求的話,其實這個將來要解決這樣問題,一個研發上就會遇到瓶頸。」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博士課程內涵的調整,那就是說你在博士班所學的,要能跟業界能夠做結合,那所以我認為當然(博士)數量少,你說是好跟不好很難講,但最重要還是在於那個課程的這個內涵,那這部分我知道目前教育部也好,或科技部也好有一直在鼓勵,就是說博士班的課程,要跟實務界能夠做個結合。」
當學無止盡遇上了就業生計,那逐漸黯淡的博士學位,除了該握緊既存的深厚知識,更需要與業界接合的研發動能。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