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豐濱鄉海岸山脈半山腰的「Dipit復興部落」裡的一分水田,在廢耕20多年後,終於再次收割,讓部落的長者珍惜又感動。
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表示,「Dipit復興部落」是民國30年左右,花東縱谷裡的幾個阿美族家族為了尋找充足的水源,舉家背起行囊,翻越海岸山脈來到這個有三條溪流流經並彙集的地方開墾、生活和耕作。
民國57到69年間,省道台11線與北迴鐵路開通,之後發生土石流災變,促使人口搬遷、外流,僅留下年長的住民,水梯田也逐漸荒廢。
兩年前,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與東華大學的倡議下,結合花蓮林管處及水保局花蓮分局,共同與阿美族Dipit部落和噶瑪蘭新社部落組成跨域協同經營平台,發起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森-川-里-海」生態農業倡議。
今年初共同協力修復部落水圳,並透過花蓮林管處國家重要濕地計畫補助下,協助Dipit部落,大家共同插下久違的秧苗,為部落的產業帶來新期待。
部落阿公王明源說,在水稻成長的半年間,吸引許多種蜻蜓和蛙類聚集,鳥類在水田邊的森林築巢,溪蟹在水圳裡覓食,山豬也出現,多樣的生態回來了。
王明源說,看到稻子成熟,日前邀來部落的阿公阿嬤們,拉著早期收割稻穀機,以手工割稻,並一把一把的送到滾筒機內將稻穗打下,雖然大家汗流夾背十分辛苦,卻非常感動。
王明源說,這次的稻子收穫將遵循部落共食的傳統共同享用,由部落廚房烹煮這些白米,佐著山裡的野菜、海裡的鮮味,品嚐回味復興好時光。(中央社)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