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心心念念一間厝 紐約台灣會館起家


發佈時間:2017/06/25 13:38
最後更新時間:2017/06/25 13:38
圖/中央社
圖/中央社

紐約台灣會館最近歡度成立31週年,它是全球海外首座台灣人社區中心,是民進黨支持者海外重要灘頭堡,對許許多多大紐約台僑而言,更是支撐夢想的家!

台灣會館(Taiwan Center Association)座落在紐約皇后區法拉盛北方大道,前身是迪斯可舞廳,1986年由大紐約台僑合力捐獻買下,前後歷經3次整建裝修,是美國政府登記有案非營利組織,隸屬在「Taiwan Center Inc.」名下。它的成立帶動全球各地陸續成立台灣會館,因此常被稱「天下第一館」。

 

台灣會館現已拓展為各族裔社區居民綜合性社區中心,積極扮演台美文化與教育交流橋梁,是不少大紐約台灣人社團活動場地。它在民進黨海外政治運動期間更扮演重要角色,從總統蔡英文、前總統陳水扁、前副總統呂秀蓮、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蘇貞昌、游錫堃等攀爬政治高位時,皆與台灣會館留下不少珍貴紀錄。

談到草創經歷,台灣會館創辦人及首任理事長陳隆豐回想起來:「辛酸一大堆」。一路走來感謝僑界大力支持,大家的參與讓台灣會館不僅沒倒,更從外人口中「白色大象」變成「人見人愛」,因房產增值,被人稱羨為「有眼光」。

30多年前,旅居紐約僑胞黃再添等人積極奔走替台灣僑胞找個家,陳隆豐說,「原本大家看中法拉盛Bowne街的退伍軍人俱樂部,價格都談妥了,但簽字前一天,「紐約時報」一篇法拉盛房產將大漲新聞,賣方立刻反悔,結果交易沒達成。
 

不過皇天不負苦心人,尋尋覓覓中,終於在法拉盛北方大道(Northern Blvd.)上找到,這座原先是夜總會的房舍,搖身一變成為台僑在紐約的家。

台灣會館斜對面是百年歷史的法拉盛市政廳,右鄰是近百年歷史的軍械庫(現已為紐約市警察局分駐所),左邊是擁有300多年歷史的貴格會會堂(Quaker House),周邊附近為法拉盛著名的「歷史一哩路」。

不過,近80萬房價、外加裝潢費用要130多萬美元,在當時簡直就像「天文數字」。因為一般人不到2萬美元,即可買下安身立命房舍。

陳隆豐說,當時僑胞決議以股東認股方式購買「紐約台灣會館」。由樊豐美、李汝城及他本人等37位股東共同登記成立「Taitower公司」,每股1萬2500美元,一共50股,合資買下,再以每年象徵性1美金租給「台灣會館」。

就這樣台灣人的家終於在1986年7月19日正式開幕,前駐紐約台北經文處長吳子丹是第一位走進台灣會館的中華民國政府官員。

但1987年黑色10月,美股崩盤,景氣下滑,讓剛起步的台灣會館經營陷入困境。

陳隆豐回想,募到款額離償還銀行貸款仍有一段距離,本利相交,加上營運開支,台灣會館墜入財務困難深淵。
 

後來僑界發起千人千元募款運動,而兩家貸款的銀行-亞細亞銀行與冠東銀行也同意酌情減貸,大規模的「救會館運動」,捐款同鄉多達400多人,募得近60萬美金,但還未能償還欠款。

就在最後一刻,已故前立委蔡同榮當時出力在立法院提案,此外,陳隆豐也向台南鄉親、當年的國民黨中常委高育仁要求協助,他說,「我們從深夜談到隔天清晨5點」。

陳隆豐表示,最後政府同意由僑委會做擔保人,並負擔利息,向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借得40萬美元,解決會館遭法拍厄運。

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紐約台灣會館命運最佳寫照。台灣會館不僅沒有消失,業務還蒸蒸日上。

陳隆豐說,「台灣會館是大家的夢、台僑的盼望!」它沒有倒下,已在紐約落地生根發芽,希望它繼續存在,永永遠遠屹立在此,它是僑居紐約台灣人的「永遠咱的厝」。(中央社)

◤Blueseeds永續生活◢

👉天然護膚市場升溫!無添加敏肌也可用

👉精油保養最低49折再享1111折111

👉0水保養・以油養膚,精油保養快跟上


#紐約#台灣會館#民進黨#海外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31

0.0477

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