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正夯,而在生活通勤方面,現在有更多不同的共享選擇,全球最大的汽車共享品牌,在六月初正式進軍台灣,短短三個禮拜的時間,已經收到兩千件的會員申請,另外本土租車業者也早在三年前推出共享汽車服務,也打算在年底大舉拓展服務據點,不只汽車共享正夯,連機車現在也有共享品牌推出,而面臨這波共享大戰,我們台灣的相關政策是否已經做足準備,帶您來了解。
共享汽車業者彭仕邦:「那很便利的,其實你只要把車開回來,回到原本這個固定的停車位上面就可以了!」
來到合作停車場,找到專用車位停好車後,就完成規還,在國際間經營共享汽車,已經20年的平台在今年六月初正式進軍台灣!
記者詹舒涵:「針對台灣這塊市場,業者也做足了功課,根據他們的市調,發現到了有50%在台北的有車族,他們一到五的時間用車時間,平均(一天)只有一個小時,而在假日的時候,62%的車主用車時間,也平均(一天)只有兩個小時,甚至有高達七成的車主,希望可以把自己的車子給賣掉!」
共享汽車業者彭仕邦:「那以歐美國家來看,例如你說像倫敦或紐約這樣的城市來說,共享汽車它的使用比例其實相當的高,那我們平均車輛使用的這個,叫做使用率,大概都有50%以上。」
累積國外經驗來到台灣,以台北市為首站,短短約三個禮拜時間,已經有2000多件的會員申請,30多個合作停車場,車輛數目前50輛,包含不同車種,希望能夠滿足多元用車需求,降低私家車持有率。
但共享汽車在台灣其實早就開戰,本土租車業者三年前就在推展,同樣利用app操作,在全台有134個合作停車場,250台車輛,預計年底要增加到250個點,車輛數提升到500台!
台灣租車業者謝富來:「一台的自助租車,這種共享汽車,大概可以減少路上9台到11台的這個行駛的車輛,所以如果再加上共乘,其實他對這個節能減碳是有相當大的幫助!」
以共享經濟出發的新形態租用正在起步,但兩家業者都坦言,共享汽車要能方便普及,甚至減少私家車輛、改善交通,最大挑戰就是法規沒開放公用停車格的使用權,而鑽研相關法條的律師也說,其實在歐美,不少國家都有相關配套規範。
立勤法律事務所律師劉韋廷:「目前現行,就我們所知道,美國它就有類似這種這樣的方式,就是將這個車輛,它可能是在這個城市裡面的,很多個角落(停車格),然後由這個會員的部分,他上這個APP,這個手機APP去登記,他就可以直接去使用這個車輛。」
但停車格已經難找了,到底怎麼開放?或許透過共享降低車輛數,停車格的短缺就能減緩。
記者詹舒涵:「而透過整個共享的機制,可以減少大家想要持有自己交通工具這樣的一個心態,就拿機車來說好了,在台北市已經短缺了,大概有28萬個左右的一個機車停車格的數量了,而現在就有業者推出了共享機車,透過APP就可簡單來租用,而歸還的方式其實也非常的簡單,採取的是一個無站點的方式,所以你只要找到公有停車格,把他停進去之後,就完成了歸還動作!」
透過公有停車格規還,亞洲第一個共享機車平台,去年10月開始在台北7個行政區試營運,即便台灣機車持有率高達每千人平均607輛,但共享汽車短時間仍創下註冊會員6千人的數量,提供200台車,年底會增加到1000台,需求量真的不小!
共享機車執行長吳昕霈:「像捷運,每一天他的運載量都有兩、三百萬次左右人次,那可是這20年來,其實私人汽機車的數量還是成長了30%,台灣或者是台北市本身是沒有變大的,那證明說,其實人們的這個交通需求,會一直一直的增長的。」
共享經濟翻出的租車新商機,或許是繁忙交通的舒緩良方,但這帖藥能否服的又快又準,還是要看政策配套是否與時俱進!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