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業者申請進口基改馬鈴薯,這次的基改馬鈴薯特性為高溫油炸後,生成的致癌物「丙烯醯胺」較一般馬鈴薯低。專家今天說,食品界早已有「真空油炸」技術,即便低溫也可達到油炸效果。
國際保健營養學會理事長王進崑今天受訪時表示,傳統作物在種植過程中,可能受到周圍雜草影響生長,想灑除草劑又怕作物也連帶受到傷害,因此才有基因改造作物問世,基改作物不僅可抗蟲、抗藥,降低成本又能增加產量。
王進崑舉例,假設有一種番茄原本只能生長在熱帶地區,一旦經「耐冷」基因改良,說不定就能在北極圈內種植。
他解釋,以往的作物改良是將植物界的農作物雜交,但基改則是跨越動、植物界線,改變其基因,不僅引發「吃的是植物還是動物」疑慮,種植過程中也可能因此改變周遭生態系統,更重要的是,對於健康的風險不見得在這一代就能看出來,長遠來看仍是一大隱憂。
根據食藥署說法,這次申請來台的基改馬鈴薯,特性為高溫油炸、烹煮後,生成的致癌物「丙烯醯胺」含量較一般馬鈴薯來得低;但王進崑指出,食品界早已有「真空油炸」技術,即便低溫也可達到油炸效果,代表用傳統食材依然有方法可抑制丙烯醯胺生成。
他強調,不論進口與否,只要政府可確保基改馬鈴薯安全性,並且強化標示,就算消費者不清楚基改食品有何風險,仍能在購買時充分了解是基改食品,自行評估、決定買或不買。 (中央社)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