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消失,近年來在國內外引起一股城市養蜂熱潮,一群大四學生提出改善版的蜂箱,在台大創創比賽中得到最佳團體獎。還有台大昆蟲所碩博士生,發起活動邀大家一起設「蜂旅館」給獨居蜂入住,獨居蜂佔蜂類九成,而且授粉效率高,最主要還是希望透過保護牠們,呼籲人們更重視自然環境生態。
下課就跑來到陽台上看看,是校內最近的特別風潮。
指南國小學生林奕然:「我一天大概來個兩、三次,一開始先有日本藍泥蜂,就是藍色然後是細腰蜂,一開始牠們先在上面築了一排。」
在指南國小設了三棟蜂旅館,好幾種蜂的繞口名字,現在連三年級的孩子都朗朗上口。
指南國小學生王宥均:「以前這裡是放拖把架的時候,每一個洞都有被封起來過,給牠們幼蟲住,現在放這種旅館之後,牠們就可以比較安心。」
指南國小老師黃淑婷:「牠們是最早進駐的,媽媽做的時間非常長,從5月6日封第一個房間,一直到5月11日做最後一個房間。」
標註詳細的築巢時間,蜂的繁殖期,變成師生超有趣的自然觀察體驗。
指南國小老師黃淑婷:「一開始像孩子會害怕,但是他們後來發現其實蜂非常地忙,蜂只要你不要去打擾牠,我跟孩子說你看牠飛出去的動線好像是直線,不要站在牠的正前方干擾牠工作,你站側一點,其實牠沒有空理你。」
其實蜂類有九成都是獨居蜂,獨居蜂的媽媽會像這樣找洞或挖洞,儲備糧食產卵再把洞封起來給寶寶成長;台大昆蟲所的碩博士生發起活動,邀請大家加入蜂房東的行列,透過認識牠們更重視環境保育。
Come back to me團隊王庭碩:「牠非常膽小,所以牠在同一朵花上面待的時間會相對比較短,牠可以很快速地沾到很多不一樣的花上面的花粉,這時候牠的授粉效率其實會比蜜蜂好,另外因為獨居蜂有一部分的種類,牠們是吃肉的種類,牠們就又可以當成一個類似生物防治的角色。」
現在全台有超過七百棟的蜂旅館,而幫蜜蜂找地方住的行動,在國內外引起風潮。
記者周玲秀:「現在有越來越多人試著在都市裡面養蜂,像我們現在在台北市中正區的這個社區裡面,旁邊的三個蜂箱裡頭就有七萬多隻的蜜蜂。」
鬧中取靜的社區裡蜜蜂忙碌飛舞,從事相關產業40多年的陳銀增,養蜜蜂養到愛上牠們,最近更是熱心和朋友分享養蜂秘訣。
都市養蜂達人陳銀增:「我對蜜蜂有一份感情啦,養的時候我可以了解蜜蜂的生態,你不要去騷擾牠、不要去動牠,就是一個很好很可愛的蜜蜂。」
Ur ban Bee團隊賈宇軒:「這一箱將近有兩萬隻蜜蜂。」
看到風潮,一群大四學生想出改良版的城市養蜂法,利用3D列印,印出傾斜的蜂巢方便新手採蜜。
Ur ban Bee團隊陳奕廷:「傳統的採蜜方式,他可能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在養蜂箱上去做一個開箱、去做一個檢查,還有放到一個很大的搖蜜桶裡面,那我們這個方式,就是只要透過我們所設計這個工具,就可以很快地去做一個小量採收,所以從這邊就可以看到,自己現在的蜂箱裡面,有多少的蜂蜜量。」
透過APP與蜂巢內的感應器,不必打開蜂巢內,就能知道裡頭的溫度、溼度還有蜜量等等情況。
Ur ban Bee團隊陳奕廷:「我在東京當交換學生的時候,我接觸到當地城市養蜂的案子,發現說其實現在的城市養蜂很多人在做,可是它的系統沒有建構地很完善。」
提出現行方法缺口的改善方案,在台大創創比賽中得到肯定,他們打算把產品做得更完整做群眾募資;而透過城市養蜂風潮,若能還給昆蟲更好的生活環境,才真的會為人與自然帶來雙贏局面。
下載TVBS新聞APP,抽1萬元電子禮券! 活動詳情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