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學的107課綱將新增「科技領域」學習內容,但實際上,近幾年全台縣市許多學校早已在推動電腦程式語言教學。程式教育的核心概念就是要訓練學生,運用邏輯思維去解決問題,所以學生挖掘喜歡的研究項目,激發學習興趣,再利用程式編碼做出成果,才能讓程式教育的推廣有成效。
龍山國中資訊組長洪瑞甫:「鳥是往左飛,所以這個都市要往右飛!」
老鷹拍動翅膀,背景夕陽,要點綴哪些物件,學生得靈活運用程式語言才能辦得到。
龍山國中學生莊子嫻:「可以把它變成QRCODE,然後可以用這個把QRCODE掃描。」
在電腦上設計APP程式掃描QRCODE,就能下載到手機實際運用,透過寫程式解決問題已是基本功。
龍山國中學生涂凱博:「這個接線就是,如果你這邊插三號的話,就是你選紅燈的代碼就是三。」
拿俗稱的麵包板,透過接線,再組合像積木的指令,彷彿蓋房子一個一個堆疊,簡易的紅綠燈儼然成形。
台北市龍山國中從七年級開始,除了必修的電腦課外,還有程式語言課程供同學選修,舉凡機器人、積木或3D列印物件都能連結程式語言,應用相當廣。
龍山國中學生蘇一修:「我們就在想,就想說欸,那是不是能這樣寫,如果不能這樣寫的話,那電腦就會告訴我們錯誤,那我們還要找出錯誤的地方,然後並且加以修正。」
龍山國中資訊組長洪瑞甫:「程式設計在國中階段,通常我們會用廣度,就是不是用深度,是用廣度,所以他知道說,程式可以跟生活中的東西是有相關的,你可以去控制生活中的東西,那他所需要的程式不用很複雜。」
根據遠見雜誌所做的評比,資訊人才培育和教育預算已成智慧城市排名關鍵指標,第一名的台北市跑在前頭,從104學年度開始就推動程式教育,包括國小、國中和高中進行相關課程的比例,已高達9成左右。
北市教育局資訊教育科長陳素慧:「因為107(年)以後的高中是要學會寫程式這件事的,國小重點擺在圖形化這個工具的熟練學習上面,然後國中是放在圖形化到文字化,程式學習的銜接,以便到高中的時候可以進行這樣的學習。」
用積木組裝風力發電機,每個零件有哪些用處,透過螢幕即時互動問答,資策會與民間基金會合作,與資源不足的學校進行視訊教學。這一天共有100位小二學生透過直播,學著如何組積木,讓動手實作的創客思維潛移默化。
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副工程師陳永軒:「他必須依照我的指令,例如說向右移一格、填滿方格,那他從星星開始向右移一格,填滿方格。」
向右、往下到達定點,塗黑方格,或看懂指令貼出狗狗的形狀。
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副工程師陳永軒:「就是他不用電腦,體驗一下學程式這種邏輯思維的訓練,怎麼樣拆解一些複雜題,目的一些有點像互動小遊戲貼貼紙這樣,那小朋友蠻喜歡這樣子的體驗。」
資策會從去年開始啟動扎根計畫,培育1000名種子教師,對1萬名學生推廣運算思維概念,因此無論是打造機器人、自走車、AR、VR遊戲體驗或編寫程式碼,都是透過好玩的方式引發學習動機。
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主任廖肇弘:「所以我們就是有一個老師在一個主播(視訊教學)的這個學校,那他可能(視訊)覆蓋在附近的縣市,每所學校裡面可能有10到3、40名老師,所以一次覆蓋範圍也好幾百位老師是有可能,所以我們就是這樣每個月,每週在推進。」
用邏輯解決問題,是程式教育核心內涵,也是未來國家產業競爭力關鍵指標。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