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規範魚飼料成分 漁業署:禁添加雌激素

記者 戴元利 廖廣賓 / 攝影 鄭勝為 報導
發佈時間:2017/01/05 23:15
最後更新時間:2017/01/05 23:20

雌激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不過其實台灣的烏魚養殖戶,10幾年來使用的飼料都有添加雌激素,它能讓還沒有出現性別的幼魚變成母魚,增加烏魚子產量,水產專家強調養殖戶投放的變性飼料,會被魚體代謝,從目前的研究來看也沒發現殘留物,不過漁業署為了顧及外界觀感,也已明確規定不得添加。


 

活跳跳的野生烏魚,一箱一箱滿到溢出來,每年11月到隔年2月是烏魚季,受今年暖冬影響,野生烏魚難結卵,捕撈量比去年同期大減4成,烏魚子價格應聲喊漲1到2成,幸好養殖烏魚產量穩定,可補足春節市場需求,水深1到2米,佔地60公頃的養殖魚池,裡頭成千上萬尾烏魚得每天細心照料。

新竹區漁會烏魚產銷班班長郭宮寶:「我們今天撒的這個是光合菌嘛,還有這個枯草菌這一類的,可以改善它的水質啊!大概每半個月灑一次以後,這個水質就可以顧得很好了。」

每個月定期在水中加入益生菌淨化水質,也讓魚兒頭好壯壯,3年多前郭宮寶轉型無毒養殖,把以往一甲地養殖上萬尾的量降到5、6千尾,活動空間大魚群變得更健康,另外在池水中放入蝦子、紅蟳,打造生態系循環,用藥減少烏魚的質跟量反而提高。
 

新竹區漁會烏魚產銷班班長郭宮寶:「政府對漁民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很多藥幾乎都不能用了,雖然把養殖量減少了,但其實我們養殖的個體經濟效益反而提高了,魚更大了而且都沒有用藥,節省成本。」

烏魚肉質軟嫩、滋味鮮甜,被稱作烏金的烏魚子經濟價值高,是冬季才有的好滋味,為提高母魚數量,以往養殖戶會讓還沒有性別之分的幼魚,吃進添加雌激素的變性飼料,將公母魚比例從5比5一舉拉高到1比9,不過雌激素被列為一級致癌物,雖然學術界並未發現,雌激素在魚體裡會形成殘留,但養殖戶選擇飼料已趨於謹慎。

漁業署副署長黃鴻燕:「因為烏魚的母體牠本身就會自產雌激素,牠目的就是在誘導和刺激牠的卵巢發育,這是正常的情況牠就會,不需要添加雌激素,牠就達到這個目的。」

變性飼料添加雌激素用了十幾年,相關法令現在才跟上腳步,主管飼料成份的漁業署明確表態,指出未來飼料中不得添加雌激素,但漁業署也強調民國99年和103年,檢測的養殖和野生烏魚,雌激素殘留並無異常。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主任黃沂訓:「像更年期的人她吃的那個,那些是很高劑量的雌激素,這種比的話她吃那個一顆,你烏魚子不知道要吃幾片了,因為其實就攝取量來講,我們也不會說每天都吃很多烏魚子。」

漁業署副署長黃鴻燕:「牠就算有雌激素的話,也早就已經代謝掉,所以據這樣的理由,所以我們想說民眾不用太過疑慮。」

專家認為雌激素會被魚體代謝,對人體無害,不過為消除疑慮,科技部正研擬雌激素檢驗方式,希望發展烏魚產業的同時也能兼顧食安,不讓烏金的招牌蒙上陰影。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能不能年中換Audi就靠這個

👉討論度爆表!精油精露保養你還不知道嗎

👉洗三天排水孔就超有感


#雌激素#烏魚#代謝#食安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69

0.0451

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