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落差?進口黃豆97%基改 食藥署:強制標示

記者 謝佩穎 / 攝影 尹德鈺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6/10/27 11:56
最後更新時間:2016/10/27 12:19

台灣的國產黃豆都是非基改,但如果是進口黃豆,就不一定了,根據食藥署統計,有將近97%的進口黃豆都是基改。但在市售的黃豆食品當中,幾乎都是標示「非基改」,民眾懷疑有落差,會不會是業者標示不實?食藥署也表示,進口黃豆一定都會從源頭輸入,就開始查起。


 

連鎖超市買豆漿,外包裝標示幾乎都是「非基改」,彷彿變成一種民眾購買的安心指標,但黃豆到底是不是非基改,外觀難以分辨,食藥署統計,去年稽查發現5%標示不合格,基改標成非基改,還有不須標示基改,業者也硬要標示非基改,國內進口黃豆中超過97%都是基改,更何況消費者如果到傳統市場購買,連外包裝都沒有。

食藥署食品組簡技鄭維智:「輸入業者在輸入相關的基因改造,或非基因改造食品的時候,就從源頭進行區分,有標示不實或者是沒有標示,主要是在標示的缺失。」

台灣黃豆分國產和進口,國產法規一定是「非基改」產量逐年增加,但國外進口黃豆兩者都有,以104年來說,進口總量260萬公噸,其中253萬公噸都是基改黃豆,但9成5都是作為食用油,根據食藥署統計,市面上黃豆食品,基改跟非基改幾乎是1比1。
 

食藥署食品組簡技鄭維智:「我們可以透過供應商的查廠,就可以正確的來判斷產品是不是如實的標示。」

民眾聽到基改食品感覺怕怕的,但專家說,目前沒有足夠的醫學證據證實基改食品對身體有害,但多數民眾還是有疑慮,今年7月開始,食藥署也加強進口黃豆的管理,尤其是邊境分流,將基改和非基改分類,更要求下游廠商,只要食品是「基改」就一定得標示,違者可處4萬到400萬元。

#黃豆#基因改造#非基因改造#標示不實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17

0.0492

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