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小兒科醫師在其私人臉書上透露,在看診時收治了一位6個月大的寶寶,離開診間時,新手爸媽詢問醫師:「可否加開腸絞痛的藥物?」醫生好奇詢問原因,才知道原來有些醫師會開立腸絞痛的藥物給主要照護者,讓寶寶一夜好眠。
寶寶的爸媽指出:「高雄某位小兒科醫會開立腸絞痛的藥物,所以寶寶從出生就開始吃腸絞痛的藥物了,如果不給寶寶吃,晚上就會起來鬧!」
記者實際上網搜尋,發現這位醫師在高雄名氣響亮,還有貼心服務,可將藥品宅配到府,讓不少媽媽在網路上留言表示醫師貼心、藥物又有效,寶寶常常一覺到天亮,擁有不少擁護者。
但真有這麼神奇嗎?知情人士透露,只要去看診的寶寶有很大的機率都是腸絞痛,再來是斜頸和髖關節發育不良等「三合一」症頭,然後只要吃藥半年以上,腸絞痛就會痊癒。
但身為新手爸媽的你知道嗎?你讓寶寶吃下的是什麼藥品嗎?胡亂讓寶寶吃下的藥物會有什麼「不可逆」的後遺症嗎?腸絞痛真的需要治療長達半年以上嗎?
其實,這名醫師開立的藥品名為Dicyclomine(台灣翻譯為待克明)與Phenobarbital(苯巴比妥),待克明是種抗腸胃痙攣藥物,用來緩解腸胃不適,藥品使用指導單也清楚註明,「不得使用在6個月以下的新生兒」,此藥品的副作用會讓寶寶嗜睡、精神恍惚,增加猝死機率。
而苯巴比妥則是一種鎮定劑、安眠藥,臨床上多用在治療癲癇,其副作用包含嗜睡、抑制中樞神經,影響呼吸,長期使用常有難以戒斷的問題,影響大腦發育,所以常有醫師戲稱,長期使用苯巴比妥會讓孩子「資質駑鈍」。
一位小兒科醫師表示,一般來說,6個月大的寶寶已經不太可能會有腸絞痛的現象發生了,而寶寶腸絞痛,真的需要治療到半年以上嗎?醫師說,臨床上會開立3天的藥物服用以減緩不適感,至於居家照護則應減少牛奶蛋白的攝取,如果喝配方奶的寶寶有腸絞痛現象,可以考慮改用水解蛋白配方。
那麼,家長是否可以看藥包上的藥單來自行把關?醫師表示,事實上,看藥單也不一定準,因為都會有「藏藥」的可能,如,開5種藥,藥單只出現3種,其中2種藥物為何,爸媽也毫無頭緒。
自行把關藥物困難重重!曾有媒體踢爆,新北市三重區某耳鼻喉科診所濫開類固醇,每月健保申報高達8千人次,而且為掩飾開類固醇,「用化痰藥或自創奇怪藥名偽裝。」讓病患無從追查,而主管機關的藥品把關形同虛設。
衛福部醫事司則透過公關回應表示,醫師診斷、開立何種藥物應都有其醫學根據,藥物仿單雖載明避免給6個月以下的孩子服用,但可能因適應症不同,而有其例外使用方法,至於是否違法則應就具體事實來認定。
至於「宅配藥品」一事,醫事司則回應,就醫師法明文規定,醫師必須親自看診、開立藥單,病人才能取藥,不能直接將藥品宅配至府,略過看診過程,若高雄小兒科醫師宅配藥品一事確認為真,則有違法之虞。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