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名產大同小異! 口味包裝怎勝出成關鍵

記者 何宜信 顧守昌 / 攝影 蘇泰盈 高雄-屏東-台南 報導
發佈時間:2011/09/02 18:27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其實說到名產,許多遊客都覺得很多景點名產幾乎雷同,像是來到同樣靠海高雄旗津和東港,TVBS記者就發現賣的東西幾乎都一樣,不外乎是魷魚絲和小卷片,由於出處確實就在海邊,因此被當地人稱為名產不為過;不過怎麼要從同樣的名產中脫穎而出,許多業者就會在口味或是包裝上作變化,讓儘管相同食材,也能成為產地中獨一無二的商品。

走進東港名產店,除了特有的櫻花蝦外,就連其他海產製品,同樣一應俱全,而且全都加註是東港名產。旗津業者:「要不要試吃看看,來,這是比較原味的鐵板絲。」

不過鏡頭來到旗津觀光市場,同樣的產品,這下子全都變成了旗津名產,包括鮪魚糖、魷魚絲、小卷片等產品,大同小異,東港和旗津好像只有換過場景。

TVBS記者何宜信:「橘色是東港買的魷魚絲,紅色則是在旗津買的,2個都是100元,除了重量不同,口感如何?實際請民眾試吃。」

遊客:「你第一包給我吃的,比較乾一點,第二包比較濕,然後第一包比較偏甜,第二包腥味比較重。」記者:「哪包比較好吃?」遊客:「這包比較好吃。」記者:「怎麼說呢?」遊客:「吃起來比較甜。」

偏甜或偏鹹,個人口味不同,但看得出來好吃最重要,所以別以為包裝印上不同景點,顧客就會乖乖買單。旗津業者:「這是不同間做的,不同工廠,所以這必須客人自己試吃。」

同樣現象,在台南市也看得到,有名的台南滷味,有時候同一條街,還會互打對台,不過像左邊的松村,以煙燻為主,口味甘甜有咬勁,對面的周氏,則是吃冰的,而且肉質比較軟嫩。遊客:「如果有機會,還是會以他們(固定)的為主,我覺得他們不錯,滿健康的。」

一家打出名號,就會有第二家、第三家跟著賣類似產品,甚至形成各地都賣類似名產,但好吃和特色,才會受到消費者青睞,創造商機。

#名產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02

0.0422

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