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溫差大!氣喘發作高峰到 「痰聲」不同分禁忌食物

記者 許碩穎 報導
發佈時間:2016/03/29 14:30
最後更新時間:2016/06/29 09:35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TVBS資料畫面

「春天後母心」,時序進入春天,再加上輻射冷卻效應讓早晚溫差更大,不少人過敏、氣喘,咳嗽不停。

根據統計,台灣這30多年來,氣喘兒增加了10倍以上,平均每5個孩子,就有1人氣喘。「氣喘」從小聽到大的名詞,不過你知道,什麼是氣喘嗎?如何治療氣喘?氣喘是一種由免疫系統發動的呼吸道疾病,接觸到過敏原後會造成急性支氣管收縮,並伴隨著氣道發炎現象。氣喘又可細分為過敏性與非過敏性。

過敏性氣喘為過敏原引起的,包括空氣中及食物過敏原,空氣中的過敏原最常見的是塵螨、黴菌、寵物毛髮與PM2.5。其中,個人體質不同,可能對某些食物過敏,如牛奶、蛋、貝殼類海鮮、魚、巧克力等。

非過敏性氣喘的病患在氣候、環境溫度、濕度的改變下受到刺激,例如開始下雨或是變冷時就會有明顯的症狀。目前臨床治療上使用吸入劑幫助緩解症狀,但醫師也強調,遠離過敏原仍是最能有效避免氣喘的方法。

但是,對於氣喘,中醫也有一套。一般來說,中醫認為氣喘是宿痰內伏於肺,導致肺、脾、腎三臟陽氣虛。台南醫院中醫科楊俊奎醫師指出,中醫臨床上,依據「痰聲不同」將氣喘發作分為寒喘與熱喘。

寒喘,患者會出現面色蒼白、痰聲清澈、四肢冰冷等症狀,飲食就應避免冷飲、橘子、瓜類等寒性食物。

熱喘:出現便祕、唇紅、面紅、痰聲重濁等現象,就屬於熱喘體質,避免烤、炸、辣、麻油雞等刺激性食物。

目前氣喘患者多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控制氣喘,但仍有許多氣喘患者因害怕副作用與成癮拒絕治療,導致病情控制不佳。楊俊奎醫師強調,其實,氣喘病患除使用藥物外,也可配合中醫緩解症狀,同時遠離過敏原、注意保款,就可有緩解不適。

#溫差#氣喘#中醫#咳嗽不停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45

0.0816

0.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