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改要標示!食安風波影響,坊間又出現標榜非基改黃豆食品,但有專家指出,民眾常喝的豆漿還有常吃的豆腐、豆干,其實99%都是由基改黃豆製造,食藥署新制上路明年1月1日開始,只要產品有使用到3%以上的基改黃豆,就要在包裝上清楚標示,而其他加工食品也一樣,要讓消費者能夠自行判斷跟選擇。
早餐店老闆娘:「這(黃豆)非基改的!」
一顆顆黃豆飽滿呈現淡黃,民眾早餐最常喝的豆漿,這間連鎖早餐店半年前全部改用非基改黃豆,迎合消費者需求,根據2014年的數字觀察,台灣進口243萬噸黃豆,估計約有2.5萬噸是非基改黃豆,也就是說非基改黃豆只有1%,其他99%屬於基改黃豆。
早餐店老闆娘:「我們都改非基改,改很久了,基改沒人敢吃了。」
民眾:「特別去挑選那種就是非基改的,對因為怕就是往後對小朋友身體會有一些影響。」
婆婆媽媽最常去的大賣場,架上擺滿豆漿、豆奶,拿起來看包裝正面或背面標籤,都清楚寫著非基改,火鍋料常放的豆皮、豆腐也都有標示非基改黃豆的字樣,不過包裝基改標示7月上路到現在,民眾似乎還是覺得怕怕的。
消費者:「我覺得台灣的東西貼標籤,但是不確定是真的。」
食藥署明年1月1日開始嚴格規定,只要3%以上屬於基改黃豆,就要在包裝上清楚標示,同樣地其他加工食品,只要有3%有用到基改原料也要標示,讓民眾可以清楚判斷和選擇。
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傅瓊慧:「標示不清楚的一個情況,或者是沒標示,那我們都會依照違反食安法,裁法新台幣3萬到3百萬元以上。」
毒物科暨藥物諮詢檢驗中心主任洪東榮:「過去也有報告說,基改植物可能跟某些過敏有關,假設這個不好的成份對人體有毒性,對細胞有毒性的成份量比較多,當然可能就覺得有問題。」
毒物科專家也說,雖然目前實驗上也還未證實基改食品的風險,民眾不必過度擔憂,不過新制上路後,可以讓民眾自行評斷。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