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青田七六」古蹟賣餐  招來人潮惹惱居民

記者 葉郁甫 / 攝影 王復華 台北市 報導
發佈時間:2015/10/12 13:46
最後更新時間:2016/06/29 09:35

由古蹟改成景觀餐廳的台北市「青田七六」,5年下來吸引了大量人潮,卻也造成附近住戶抱怨連連,除了人潮的吵雜聲之外,大量車輛在巷道內臨停,常常造成住戶和遊客起口角,當地社區發展會也反映,根據台北市的土地使用規定,不到8米的巷道內根本不應該開設餐廳,也質疑市府「難道非得花錢,才能親近文史嗎」,負責管理的台大表示,活化古蹟的方式見仁見智,至於交通問題將和居民再協調。


藏身在巷弄裡的景點青田七六,總是吸引民眾前來沾染文藝氣息,5年下來帶來了商機,但伴隨而來的人潮也讓附近住戶感到困擾,原本幽靜的巷弄一到假日就變的擁擠。

青田七六附近住戶:「有的人會說不好意思,有的人會說,妳又沒有劃紅線,我說那可不可以拜託(遊客),讓我們家的輪椅出來,那他就說那我們停哪?」

跟據北市「第三種住宅區規定」規定,商業店面得開設在8米寬以上道路,營業面積 也不可超過150平方公尺,不過青田七六連屋帶庭院已經超過百坪,而青田街7巷只有6米3,如果人車一多臨停佔用的問題讓居民相當頭大,就算不論 古蹟被改成餐廳會不會被破壞,動值300到500元的餐點費也讓人質疑,難道非得花錢才能接觸文史。

青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隆正:「餐廳是最容易有進帳的行為嘛!我認為是完全不能去,反映真正該被彰顯的文化主題。」

不過也有居民,對於文史記憶因此變得平易近人抱持正面看法。

青田七六附近住戶:「台灣人就這樣嘛!大家覺得有趣,然後就都來了,日本人都來了,其實也還有另外的好處,其實是附近的小學生,他們戶外教學也會來。」

類似案例或許也可參考孫運璿紀念館,把用餐陳設擺出庭院,室內空間維持原樣或是陳列文史資料,讓景點在歷史價值和民意之間取得平衡。

TVBS網路新聞整理報導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古蹟#青田七六#住戶#臨停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795

0.0412

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