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解讀反服貿 青貧世代被剝奪感深

記者 戴元利 / 攝影 周宗霖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4/03/27 21:46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年輕人點燃反服貿學運風潮,寫下歷史,學者分析,他們之所以對服貿這麼關注,反映的是對未來的焦慮,因為兩岸經貿開放後,台灣的財團紛紛資本外移,導致薪資壓低,生活更困難,讓人根本感受不到開放的好處,不過也有專家提醒,不能只從兩岸關係看服貿,因為未來加入TPP、RCEP等區域組織,也得跟其他成員國簽定多邊服貿,它牽涉的其實是全球經貿的戰略布局。

民眾:「我不敢說服貿是完全不好,但我敢說是對大財團好。」

兩岸經貿開放,有利財團擴張版圖,一般勞工薪資卻反而脫鉤,這位民眾的心聲,反映出年輕人對現狀的焦慮,也凸顯出開放和自由化,並不能讓所有人雨露均霑。

中研院社會所助研究員林宗弘:「兩岸經貿往來確實會使,台灣的資本外移加速嘛,而且也會讓本地的就業市場,失業率會上升,青年貧窮還有包括說,他們因為這個工資偏低,養不起家庭然後生不出孩子,基本上這個困境是有符合的。」

反服貿學生:「退回服貿(退回服貿)!」

反服貿聲嘶力竭,喊出滿腔怒火與無奈,如果對大陸開放好處這麼多,為何年輕世代看不到?根據研究,台灣對大陸貿易依賴度,從1990年的6%,提高到2010年的36%,但當對大陸投資越多,台灣年輕人的失業率也就愈高,雖然去年失業率降到4.18%,創近5年新低,但20到24歲的青年失業率,卻是歷史次高13.75%。

當年輕族群不僅得忍受超長工時、低薪資、買不了房子、生不起孩子,甚至還得承受未來老年人的養育負擔時,一旦開放更多,來自大陸的競爭,就等於埋下更多風險。

中研院社會所助研究員林宗弘:「這次服貿協議,即使說可能會有利於這些服務業去登陸,它對台灣本地的勞動力、年輕勞動力沒有什麼吸引力,你等於是要求他去中國大陸,跟中國大陸的年輕勞動力競爭,中國大陸本身的年輕人失業率也很高,所以就變成說,去了之後到底會得到什麼成果,沒有很明確。」

必須與大陸競爭,新世代充滿威脅感,造成情感上更加認同台灣,根據林宗弘的研究發現,1990年只有不到30%的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一直到2010年,卻有超過70%的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擔心服貿成了對岸木馬屠城的伎倆,也難怪反彈力道如此之大。

但專家提醒,國際區域組織整合不會因為內部矛盾,而暫時喊卡,只從兩岸的角度看服貿,恐怕還不夠。台經院國經戰略中心副研究員許博翔:「TPP十幾個國家、RCEP十幾個國家,別人不可能因為你台灣擱置在立法院,而讓整個步調停止下來,台灣在簽署這種FTA的時候,似乎決心不夠、準備力道不足,那只要這種觀念一旦讓人家形成的話,那以後台灣就不用加入了,因為在國際上台灣會變成所謂的麻煩製造者。」

台灣內需市場小,投資又節節衰退,出口的重要性不言可喻,當歐美成群結隊靠簽FTA、TPP、RCEP壯大自己,台灣絕對沒有獨善其身的條件,專家指出,國內反對與大陸簽訂服貿,但其實簽TPP、RCEP,同樣也得面臨來自大陸的壓力,舉例來說,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規定,新進國家加入前,得取得每一個現有成員國的同意,如果兩岸服貿搞不定,加入TPP勢必受阻。

台經院國經戰略中心副研究員許博翔:「我們台灣要加入的話,我們先要一國一國地跟他們,進行所謂的預備性磋商,讓它支持我們每一個都要點頭,那很現實的一個問題就是說,這裡面有些國家,它跟中國的經貿往來非常密切,或甚至它的外交政策,就是把持著一個中國原則。」

又舉例來說,即將在2015年上路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16國成員,包括東協十國、還有中日韓紐澳印度,都要在2018年簽署多邊服貿協議,大陸也是成員國之一,台灣能夠不簽嗎?

台經院國經戰略中心副研究員許博翔:「TPP目前歐美在進行(談判),這個東西外人也都不清楚,所以廣義來講這個叫黑箱,如果整個大家都談好了,我們台灣要加入了,那是不是同樣會回到我們的立法院,因為TPP是黑箱,我們都不知道它們在談什麼,我們就要加入了。」

專家強調,台灣簽署經濟協議速度可以慢,但腳步不能停,就怕南韓與其他國家的FTA逐漸生效後,台灣經濟將嘗到更多苦果。

#服貿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40

0.0498

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