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東石以養殖蚵仔及文蛤聞名,但飼料及油電成本高漲,根本賺不了錢,年輕一輩的養殖漁民看準觀光人口增加,將魚塭轉型為休閒用途,採用海水生態養殖,並推展環境教育,開放親子摸蜆仔、釣河豚、撈海菜,甚至還有手工藝DIY,果真吸引大批遊客體驗,收入從一年20萬增加為30萬。
遊客:「1、2、3,1、2、3。」
大夥齊力划著環保船,為的是要用這猶如掃把的工具撈海菜。遊客:「加油、加油。」
撈到了一整船的海菜,通通可以帶回家,仔細瞧,站在環保船後頭,幫忙控制方向的年輕人,原本是養殖漁民,現在成了船夫,有時還得充當育兒員,帶著小小遊客摸蜆仔。遊客:「2個全濕的喔,好厲害喔,好厲害。」
全身濕透還不夠刺激,你也可以選擇釣釣有毒的河豚。遊客:「哇!釣到了、釣到了。」
遊客:「好玩。」
遊客:「摸蜆仔兼洗褲。」
年輕漁民化身為導覽員,魚塭一樣養文蛤,但不再自己撿拾賣錢,而是開放給這群來自山上的大人、小孩玩得超開心,食用變觀光,辛苦打拚3、4年下來,以前完全收成一年收入也才20萬,現在達到了30萬,還持續增加中。漁民蔡恭和:「養了海菜後,我可以省下很多飼料的錢,生態養殖的方式,帶入環境教育議題。」
魚塭導覽員:「等一下我們要搭的是環保船。」
生態養殖,不再抽地下水,讓土地永續經營,吸引了志同道合的夥伴,也讓原本只能剝蚵仔的鄰居婦人客串當廚師,改造休閒魚塭,年輕人們用不一樣的方式愛鄉愛土,也創造利潤。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