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有政府背書,現在也不一定就能吃的安心,大統長基食品廠,有GMP政府認證標章,但假油事件搞得人心惶惶,也突顯GMP認證出槌的事實,其實,專家就說,GMP在認證過程中,保證的是「合格工廠所生產」,並不保證「食品品質」,在全台稽查人力缺口下,就連學者都說,要作假的機會實在太多了!
山水米董事長李東朝(2013.10.7):「產地標示錯誤,深深的向大家致歉。」
今年10月份進口越南低價米,冒充台灣的優質米,讓35年老字號山水米實業,即使有GMP、CAS標章撐腰,也不得不低頭認錯,2年前塑化劑風暴,讓不知情的廠商,個個吃了大悶虧,從運動飲料、乳酸飲料到製藥廠,通通淪陷,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到現在還是不斷發生。
食用油成分造假,不只揭開了全台市占率第3大的大統長基,多年來的不法行為,也是直接給了政府一個大耳光。民眾:「食品問題好像在我們台灣,雖然一直把關,可是好像都一直出問題。」
民眾:「沒辦法啊,那個法律就這樣啊!」記者:「怎麼說?」民眾:「同流合汙啊!」
氣憤之餘更多的是「諷刺」,因為這些出事公司,每一個都拿到了「微笑表情搭配上OK手勢的GMP標章」,等於間接有了「政府背書」,但如今看來,這個GMP標章如同虛設。消基會秘書長雷立芬:「它(GMP標章)基本上是一個自主管理,所以基本上它在驗證的過程,它是對著『工廠』,它對某個工廠某一條生產線來驗證,它只要符合它的標準,那你所有的產品,這條生產線所有的產品,它都可以領GMP的標章,從它實際上,它的檢測來看的話,它比較偏向是在『工廠生產過程』,所以它並沒有去特別針對食品(品質)做檢查。」
其實GMP標章審核很容易,只要通過資料審查,現場評核以及產品檢驗,就是食品GMP的一員,但百密難防一疏,想要徹底防堵,根本不可能。輔大食品營養系教授陳炳輝:「每次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我想從上至衛生福利部,然後下到地方的衛生局,幾乎都在抱怨說,(稽查)人力不足的現象。」
文大食品暨保健營養學系主任施明智:「它(食品廠)要作假,它一年364天,它作假,那它來,我一年半年來看一次的時候,我那兩天做好就好啦,這次的事件發現到說,你有GMP就不代表可以信任。」
現在亡羊補牢,GMP協會在經濟部工業局發文下,確定取消大統長基食品廠,所有認證過的產品資格,還有標誌使用權,然而食安問題籠罩台灣,已經不是一朝一夕,當年掀起的塑化劑風暴,就已經有超過9成民眾,都對食品品質產生疑慮,即便今年5月的毒澱粉事件,也有6成民眾不滿意衛福部處理緩慢,甚至63%的消費者,對馬政府處理毒澱粉一點信心也沒有,更何況這次的假食用油。
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它本身是個違法的問題,就是說任何一個負責任的廠商,本身就不應該做違法的事情,主管機關(衛福部)也有責任監督。」
消基會秘書長雷立芬:「這個CAS、GMP的話,都是民間所謂的一些協會在進行,所以只要不符合規範,那就把你撤掉(標章)就好,所以基本上就不會從這邊來開罰,(但)這些標章都出了問題,那你政府是不是,(要制定)強制性的標章,而且不要這麼混亂。」
即便「食品安全」,絕對是說一是一,沒有所謂的灰色模糊地帶,但碰上主管機關的鬆散,光靠「業者自我約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狀況下,身為消費者的你還相信嗎?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