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物價波動大未開罰 公平會辯:預期心理

記者 黃宇潔 / 攝影 王偉帆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3/10/09 11:49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10月開始,在電價調漲之後,不少食品業調漲商品價格,連小嬰兒的奶粉也變貴,物價蠢蠢欲動,但看在負責查察物價的公平會眼中,卻認為這波漲最大的,雖然是食品和蔬果類,但這也只是消費者的預期心理,並沒有聯合漲價行為,無法開罰。

立委林岱樺:「看到現在政爭一流、經濟無能。」

讓立委氣到怒火直冒,就因為油電雙漲後,物價蠢蠢欲動,主管機關的經濟部,和負責物價查察的公平會,全部避重就輕。公平會主委吳秀明:「感覺上就是食品方面,這個蔬果漲價的比較多,這目前恐怕是預期心理啦,消費者預期心理影響比較大。」

經濟部主秘邱求慧:「10/1這波電價的調整的話,對於生產成本影響是如同部長(張家祝)講的,大概可以在1%以內。」

一番話,讓立委們聽不下去,即便公平會拿出報告,指出2008年以來,針對聯合漲價行為,開罰了55件,裁罰金額高達5.5億,想約束業者不公平的作為,但處理成效似乎跟消費者真正的心理感受,差很大。民眾:「否則的話,說漲就漲,大家也不知道為什麼漲價。」

民眾:「薪水都沒有調漲,覺得買東西都很貴。」

立委高志鵬:「(你們)專門接受業者陳情的,是專門在護航財團的嗎?」

也因此,根據網路業者調查,在因應漲價的影響下,高達48%的民眾更愛促銷品,只要打出「經濟包」、「整箱更省」的噱頭,銷售業績更可望翻兩翻,甚至46%的消費者乾脆上網找優惠,這個比例只比香港的49%低,在全球排名第2,突顯出小老百姓想輕鬆過生活,還得先學會怎麼勒緊褲帶。

#物價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48

0.0434

0.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