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國家建設工程BOT 引進企業經營活力

記者 李君順 林宏宇 報導
發佈時間:2004/09/10 14:13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台灣現在有許多重大工程建設都是透過BOT的方式來進行,一來可以免除政府在發包工程所面臨的繁複程序,進而加速建設的進度,同時BOT引進民間企業的專業管理,能夠有效控管營運成本以及利用行銷包裝來創造更高收益,像是台灣高鐵以及屏東海生館都是最具代表的成功個案。

「BOT」這個英文字大家很熟悉,代表政府與民間企業在重大工程上,從興建、營運到技術轉移間的合作關係,國外行之有年,一方面免於傳統工程發包的繁雜程序,但主要還是看準民間企業的經營活力。公共工程會主委郭瑤琪:「政府有很多公共建設或公共服務,其實都可以引進民間資源,包括了財務經費等等,或引進經營方法,因為民間有非常多活力、彈性、創意。」

創意只是其一,94年通車的高鐵,台北到高雄只要90分鐘,營運後,能加速旅運、平衡南北經濟,而當初高鐵會選擇以BOT來進行,目的就是不讓龐大工程支出排擠其他國家預算,同時也要借重民間團隊的經營管理。公共工程會主委郭瑤琪:「過去政府經費預算去興建,興建之後發現營運跟原來投資想像差很多,假如由私部門進來投資,後續經營管理他會考慮這個成本。」

重大工程建設之外,知名的屏東海生館也是循用BOT經營成功案例,教育部的海洋研究成果,透過民間企業行銷包裝,地處偏遠的海生館每年能吸引超過百萬遊客進場參觀,不只創造盈餘,也創造雙贏。公共工程會主委郭瑤琪:「由海生館投資經營,但是教育部同時也藉由這樣的環境跟指導,他們也可以進行相關研究工作,教育部可以少掉不必要行政或負擔其他工作。」

未來BOT的模式還會廣泛運用在基礎建設,包括港口、污水處理,甚至於興建體育館,讓國家建設看得到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的成績。

#建設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84

0.0388

0.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