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辦奧運花銀兩 政府債台高築

記者 吳宗達 報導
發佈時間:2005/07/06 08:57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為了爭取2012年奧運主辦權,歐美五個重量級城市可說是拼了命搶破頭,主辦奧運除了可以吸引大批觀光客之外,隨之而來的經濟效益更讓各方看好,到底奧運能帶來多少商機,請看以下報導。

爭取四年一度的奧運是不少城市的終極理想,不過看看92年巴塞隆納奧運後,當地政府負債14億美金,2000年的雪梨奧運也讓澳洲政府背負高達23億美金債務的沉重壓力。2004年雅典奧運更慘,兩星期的奧運花費120億美金,超出原先預算的兩倍,成了最花錢的奧運。

既然如此,為什麼全世界很多城市還是擠破頭,要來爭取奧運主辦權,除了有面子,潛在的無限商機才是主要原因。

根據統計,88年漢城奧運就為當地創造了超過30萬個工作機會,2000年雪梨奧運也帶來15萬個,至於2008年的北京奧運,官方有信心可以增加百萬個就業機會。

如此勞動生產力的大幅提升,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國民生產毛額GDP的攀升,根據美國的研究數據顯示,北京申辦奧運對大陸的GDP會有0.3%到0.5%的成長。

而北京市用在奧運相關的投資總規模達到一兆兩千萬台幣,大大改善北京市的公共建設,配合大批湧入的觀光熱潮,有了奧運光環的加持,主辦奧運能夠有效提升國際地位,也難怪大家要搶破頭來爭取國際奧委會委員的青睞了。

#奧運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90

0.0478

0.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