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一步一腳印】大船變小船 從傳統技術找回一片天

記者 詹怡宜 / 攝影 林煌賓 報導
發佈時間:2006/10/08 22:24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我們接下來故事的主角是一個老爺爺,你看到他可能會覺得,是一個很平常的慈祥老爺爺,但是我們要告訴您,聽說他曾經失業很長一段時間,以前的他整天無所事事,喝醉酒亂罵人,為什麼會有這種轉變?其實他是從工作當中,重新找回自信,也重新找回尊嚴。 因為他很久以前是有造大船的專業技術,而現在他用這種技術,變成做小船,小小的模型船,也在小工作中,找到了重新獲得尊重的理由,我們從駱萬發的故事,也要來關心的是基隆漁港邊,其他失業老人的問題。 住在基隆八斗子附近的駱萬發快70歲了,沒想到自己這把年紀,發展出新的事業,房子裡擺的,是他的模型船,從13歲作學徒開始,他的漁船木工技術,一直沒有忘記過。模型船工作室駱萬發:「我們學過的功夫,要動腦筋啊,對不對,像讀書讀過,想到就知道了,意思一樣嘛。」 說像讀書一樣,其實駱萬發沒讀過多少書,小學沒畢業,大字不認識幾個,看不懂設計圖,光憑記憶和觀察,打造一艘艘漁船,當時的原理,跟現在做小船是一樣的。 他說這些模型船,和真正大船的弧度一樣,駱萬發做的小船,都是按照當年實際漁船,等比例縮小,即使像這種捕旗魚的鏢船,現在港邊找不到了,卻始終留在他的記憶裡。 模型船工作室駱萬發:「最紅的這種船,我以前學功夫正流行時,要做這種船當煮飯的,以前都有煮飯的,必須抓雞給船長吃,才有得坐喔,有這種船就是有錢人啦。」

記得船的樣子,也記得相關的典故,對於八斗子長大的駱萬發來說,所有關於漁船的事,簡直像存在他的DNA裡,再熟悉不過。不過在他的人生中,有好長一段時間,可不是這麼風光談漁船的,從小學會的漁船木工本事,早在70年代,造船業沒落逐漸用不上,失業整整20年的駱萬發,幾乎都在港邊閒晃,覺得自己,是個沒有用的老人。

模型船工作室駱萬發:「這些都是鐵船。」記者:「這些都是鐵船喔?」駱萬發:「這種現在都是鐵船喔。」記者:「現在就沒有人作木工了?」駱萬發:「沒有,都是鐵的啊。」

這是他熟悉的和平島港邊,旁邊的鐵工廠,以前是木船造船工廠,曾經是他天天來報到的地方。記者:「你就是在這裡做?」駱萬發:「都有,以前就是這樣。」記者:「很多年前了?」駱萬發:「很多年啦,13歲到現在要70了。」

捕魚不再限於近海,當船越開越遠,越做越大,木造漁船被鐵船取代,他唯一會的技術,毫無用武之地。模型船工作室駱萬發:「木船沒人做了,成本貴啊。」記者:「成本比較貴喔?」駱萬發:「塑膠、鐵船比較便宜,而且比較大,南下或去國外的都是鐵船,木船怎麼可能。」記者:「後來比較沒有人用木船?」駱萬發:「對,成本高,木頭也不能用,木材會用到沒有啊。」

產業的沒落,一定有原因,產業裡的人只有自己找出路,所幸駱萬發摸索好久,算是找到了。蓋大船變成作小船,其實這不是駱萬發自己的點子,實在是失業太久,當時聽說雞籠文史協進會,推出就業輔導,報名參加,隨便選了一組,剛好是模型船組,沒想到從落魄的失業老人,他突然被尊稱為「老仙ㄟ」。

記者:「你一開始做就會了嗎?」駱萬發:「對啊,我一開始做就會了。」記者:「這麼厲害?」駱萬發:「那是我在做的,我專長,怎麼不會。」記者:「也是好幾年沒做了啊?」駱萬發:「都記得啦,我有些圖都還在啊。」

人的價值,竟隨著一份工作而突顯,人看他,和他看自己,都變得不一樣。模型船工作室駱萬發:「像這樣以前就是這樣,不知做啥,朋友都這樣,失業沒事做,沒事做就喝米酒頭,有錢喝好點,沒錢喝不好的。」

喝酒會誤事,私底下他尷尬地說,像是「地方流氓」,駱萬發留下過最糟的紀錄是,曾經拿刀要砍兒子,差點被警局移送,協進會透露的這段往事,他幾乎不想回憶。模型船工作室駱萬發:「那是過去以前的事啦,對啦,以前比較…,以前愛賭博什麼的。」

八斗子和平島港邊,現在還是面臨失業問題,跟駱萬發當年一樣的人,也還是坐在岸邊,喝酒、聊天,無所事事。記者:「很多人這樣喔?」和平島漁民:「對,基隆的失業率最高,所以因為跟靠海有關。」記者:「很多漁民沒有工作?」駱萬發:「對。」

靠海吃飯,就是靠天吃飯,港邊漁民的失業問題,原因很多,要解決很難。和平島漁民:「油又調那麼貴!」記者:「出一趟海成本不合?」和平島漁民:「有的時候賠錢啊,你看我們現在出去,你一天你要算投資報酬率,油錢,還有你的人出去,一天有的時候出去,好天氣,一下子變天,要回來,沒有收穫,等於是說賠錢。」

果然不少漁船停泊港邊,不景氣的壓力籠罩,少見愉快的大豐收。然而近海漁業沒落,在場的老船長也承認,有一部分是自己造成的。老船東:「我們台灣人捕魚你也知道,(魚)很小尾就抓回來,還在長大以後再捕,不就很多,還一點點就捕光光,後來漁船大家都不好。」

72歲的老船長,現在還在出海,他說自己最大的專業,就是海象跟海事,只能靠專長繼續賺點小錢,捕海產渡日,這也是許多港邊漁民,共同的心聲。

以前的失業木工駱萬發,則成了工藝創作者,回到家裡,繼續完成他的小木船。早年的技術,因為小船有了發揮空間,這幾年陸續接到訂單,不少廟宇餐廳或收藏者,對他的作品感興趣,不需要鐵釘,單純以卡榫方式組合的技術,相當受歡迎。

現在的他充滿自信,沒空喝酒鬧事,成了慈祥老爺爺,隨手掏出的名片是,工作室負責人,他是當地文史工作者,發展地方文化創意產業時,最好的代言人。和平島文化推動小組黃余炎:「雖然這些漁船,政府一直在蒐購,不見了的經由他,我們可以看到以前這些船,事實上,他的手藝,可以把它發揮的更好。」

將大船變小船後,駱萬發也成了漁船歷史的解說員,會動的船槳、船舵,配合他活靈活現的熱心說明,更增添模型船的趣味。

這是地方在推動的觀光文化產業,透過駱萬發這樣的社區之寶,在不景氣中尋找出路,更重新發現人的價值。一邊表演,還偷瞄攝影機,有沒有拍,大船變小船的創意,讓失意老人成了,得意的老人!

◤Blueseeds永續生活◢

👉這個「秘密力量」讓運勢與愛情雙雙升溫!

👉獲粉美賞專櫃精華液賞・2日份免費試用

👉支持視障調香師築夢計畫,讓夢想延續!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45

0.0506

0.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