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獨家〉吃下肚才說有毒 先放後驗問題大

記者 張倍綺 / 攝影 孫銘遙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06/10/18 19:02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TVBS繼續追蹤發現,衛生署其實在去年就檢驗出有致癌物質,沒有公佈的原因是因為只有微量殘留,但根據了解,由於大閘蟹檢測,一件雖然只要2、3天,但只有一台機器,同時還要把關檢驗全國所有產品,因此大閘蟹入關到檢驗報告出爐,才會花上1個多月,現行的先放行再檢驗的措施,根本無法確保民眾吃的安全。

到現在,標檢局的實驗室,工作人員還在忙個不停,這小小一瓶就是大閘蟹的粹取液,只是為何吃下肚了才公佈檢驗結果,衛生署的把關在哪裡?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蕭東銘:「一定要對消費者來說實在抱歉,每一個都一定要驗到證明沒問題才上市,這種方式是不可能的。」

這抱歉還是有但書的,說是太晚收到報告,為何會拖這麼久?海關今年514批大閘蟹入關,光是一批檢驗來看,要取600公克大約5、6隻大閘蟹打汁萃取,還要放進儀器進行分析,電腦跑出結果至少2、3天,因此光59批就驗了1個多月,而且還有45批還沒出爐!

因此先放行入關再做檢驗,這樣的把關根本行不通,而且硝基口夫喃國內前年開始禁用後,去年29批就已經驗出6批不合格,高達2成,卻沒公布。蕭東銘:「如果說這吃了以後,會造成腸胃疾病或傳染病,我們第一個時間一定會跳出來公佈。」

強調是微量吃不出問題,但就可以不告訴消費者嗎?衛生署就算今年已經提高抽檢率,檢驗報告恐怕只是拖得更久,還要說把關沒有問題,民眾恐怕無法接受。

#大閘蟹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33

0.0409

0.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