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發現台灣味】府城阿公老豆花 甜了半世紀府城人的嘴

記者 陳心怡 / 攝影 陳柏華 報導
發佈時間:2007/09/02 22:24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台南府城美食飄香,即使大雨天,赤崁樓週邊遊客還是熙來攘往,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好吃的東西也一樣,有時真正的美味往往隱身小巷弄內。

到台南吃豆花,很多人會立刻想到出名的安平豆花,但在地人帶路才發現,原來在總爺老街古蹟頂,土地公廟附近距離連德堂巷子50公尺,有間被稱作是府城老饕獨享的古早味豆花,小店果然有點隱士味道,就在騎樓下,不只不起眼,更看不見有招牌。豆花阿公陳吉城:「我那時候就想說要退休了,所以沒有取店名,像我兒子這一輩的,都會叫他豆花公啦。」

原來店前就站著活招牌,從豆花伯升級為豆花公,今年81歲的陳吉城阿公,賣豆花一賣就是50年。陳吉城:「人家就知道本來是用喊的,喊『豆花』,邊走邊喊豆花,之後因為感冒沒有聲音,才去買這一支來鈴。」

阿公的台語有個特別的腔調,混著廣東和客家口音,原來祖籍廣東汕頭的他,17歲那年在街上被隨機被拉入部隊從軍,一路就跟著軍隊移防,離開家鄉來到台灣,退伍後,為了學謀生的一技之長,他拿出好不容易存的5萬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阿公決定要跟他的同鄉學做豆花。

而這台木造推車,就是他用來養家活口的工具,車子是民國59年買的,在此之前他挑扁擔沿街賣豆花賣了10年。陳吉城女兒陳敏鳳:「那時候真的很苦又很勤儉,內衣差不多穿不到1個月,他挑扁擔嘛,這邊都破了很多個洞啦,就像那個結繭、生瘡,破了好幾個洞,我看了好可憐喔,這邊都有一塊肉都是硬硬的。」

女兒好心疼,因為爸爸身上滿是為家庭付出留下的印記。陳吉城:「現在脊椎都受傷了,腳也不太好,不能站太久,現在放給我孫子去做。」

阿公的好手藝現在交班給第三代,這個正忙著做豆花的七年級生,就是阿公的外孫洪銘謙,看他髮型時髦、一身新潮裝扮,跟手上做的傳統古早味好像有點不搭。

陳吉城外孫洪銘謙:「如果人家覺得難吃的話,一定會說這一定是年輕師父煮的,好吃的話就覺得是老師父煮的,其實不一定啦。大家應該都滿有那種經驗的啦,可能現在那種老店,其實如果沒有講的話,也幾乎沒有人知道是我煮的。」

小子口氣不小,他的自信來自於他全都遵循外公外婆的古法製造。開始做豆花前的第一件準備工作,是把食用石膏、蕃薯粉跟水混合,洪銘謙說這個步驟一定要均勻搓揉,才不會讓做出來的豆花口感粗糙。

這間無名豆花之所以好吃,重點在於對小細節的堅持,從陳吉城阿公時代開始,他們就是用硬水泡豆子,經過一整天沉澱的硬水,可以除去消毒水的味道,讓豆花更香純,而豆花要做得好,光是黃豆的浸泡時間就是學問。

夏天熱,豆子易熟,只需要泡5個小時,反之冬天冷,要泡到一倍長,10個小時,這只是大原則,實際的浸泡時間還要根據每天的氣溫來微調。

洪銘謙:「我阿公有在做筆記,他從以前做到現在都有做筆記,他好像從不知道,民國80幾年吧,每天的溫度他都有寫下來寫到現在。」記者:「真的喔!」洪銘謙:「對,氣象台。」

這是他幸運的地方,就像這吸飽水的黃豆色澤光亮,洪銘謙直接吸取阿公的寶貴經驗,省去很多摸索時間,一顆顆黃豆依序排隊進入攪豆機,不一會兒功夫就榨出帶著豐富豆渣纖維的濃稠豆漿原汁,豆子全部榨完後,這時洪銘謙拿出外婆特製的漿袋套在機器上,準備過篩。

攪拌攪拌,豆渣就會留在上層,而除去雜質的豆漿流洩速度加快,伴隨空氣,已經聞得到豆香,別的店家功夫可能只做到這裡,不過洪銘謙又拿出另一個大篩網,重複過篩,這也是無名豆花好吃的關鍵之一。

經過細網手工過篩的豆漿充滿漂亮泡沫,泡在乳白色湯汁裡的豆漿好像在洗泡泡澡,接著等開火煮沸,才總算完成第一階段的工作,邊注意著爐火大小,洪銘謙已經開始在刷洗器具,這也是外公最在意的就是衛生,即使現在已經退居幕後,不過兩個老人家還是會不時的來偷偷關心。

記者:「都會講些什麼?」洪銘謙:「他會講步驟,然後重複一直講一直講,然後我都會覺得很煩,我會說知道了知道了,不用一直講,大概持續了2、3個月吧。」

唸歸唸,老人家是刀子嘴豆腐心,都一把年紀了,阿媽還會搶孫子的工作做,至於這個外表看來有些叛逆的年輕人,儘管嫌大人嘮叨很煩,卻還是每天乖乖起床做豆花。

記者:「他勤快嗎?」阿媽:「勤快嗎?年輕人還有勤快喔,現在年輕人沒有勤快的啦。」洪銘謙:「她是問說我勤不勤快。」阿媽:「我知道啊,叫他要叫好幾次才叫起得來啊,也不可能你叫他一次,他就馬上起來。」洪銘謙:「沒啦。」阿媽:「叫他兩三次才會起來。」洪銘謙:「正常比如說我們2點半要起床有沒有,我媽都1點半就來叫,然後騙我說3點了。」

晚睡晚起的習慣應該跟時下很多年輕人一樣,七年級生的他,愛玩電腦、愛跳舞、還愛畫畫,夢想是教街舞以及藝術創作,窩在家裡樓梯間這個小角落做豆花,也真的不曾是他的規劃。

洪銘謙:「我弟弟去當兵,然後我阿公身體很不好不能做,所以我才回來做。」陳吉城:「這樣你不說台語我聽不懂。」洪銘謙:「就是不要給你聽到。」陳吉城:「你們都有聽到我沒有聽到。」

要講出是為了家人而改變志願,洪銘謙顯然有些不好意思,捨不得外公累,也捨不得讓很多人失去從小吃到大的味道,他決定接手,不過年輕人總是有新的思維,就像他已經在動腦筋,要朝連鎖的加盟方向發展,長輩們一開始很抗拒,最近才慢慢被動搖。

洪銘謙:「這樣你覺得怎麼樣?感覺怎麼樣喔?不同意喔,也是好啊,為什麼不好?這樣也是賺錢啊,有錢可以賺。」阿媽:「有錢就最好喔。」洪銘謙:「對啊,所以你的錢都輸去大家樂,那你還不是也在賭。」

我們實在不得不打住這段祖孫輪流大爆料,看得出來他們感情真的很好,還可以打打鬧鬧,沒有代溝,也因為有了要把老店好味道,發揚光大的共同目標,讓他們多了許多話題。說著說著,空氣中已經滿是樸實的豆香,原來鍋裡的豆漿已經滾了,這時要進入豆漿製成豆花的關鍵動作。

洪銘謙:「最主要就是要讓它均勻混合,這樣應該說姿勢不對或者角度沒有,它就會分上下層,可能會上層的豆花很爛很爛很爛,然後下面的很硬很硬很硬這樣子。你那時候做出來的,就是豆花看起來會很像那種卡通,你看到老鼠在吃的那種乳酪,就是洞很大都是洞,你一開始做的時候就是有失敗過,然後變那樣。」

曾經一桶桶失敗倒掉,不過外公沒有責罵,他深信誰不都是從失敗中成長。洪銘謙:「它這個如果泡泡愈細的話,就會表示豆花愈好吃,然後泡泡愈大就愈不好吃,所以今天的還不錯。」

豆花公的豆花給的很大方,一碗裝的滿滿滿,隨著時代變化,現在多了紅豆、珍珠、土豆、檸檬等加料,光配料都很講究,像是紅豆就是選用本土生產,成本比一般進口的要貴,而且他們堅持自己熬煮,不去買半成品使用,不過老客人都知道,來這兒要吃就要吃只加糖水的原味豆花。

顧客:「真正好吃的豆花,不是電視上廣告去宣傳的那種,而是這種藏在小巷子裡面,只有在地人才知道的,才是最好吃的豆花。」顧客:「他這個豆花是入口即化,而且他的豆花不能放太久,放太久會生水,他是純粹就是古老的做法起來。」

沒有加洋菜這些填充物濫竽充數,只有純黃豆做出來的豆花,光看側面厚度就知道很紮實,輕輕晃動,豆花光滑彈Q非常吸引人,質地細嫩,放進嘴裡上下顎一抿,豆花瞬間散開,柔順的佈滿味蕾,滿嘴都是濃郁豆香,這種好味道,每天只做60碗份量,晚來了還吃不到呢。

這年頭,豆花用吃的,不過阿公50年前在賣的時候,可不是這樣。陳吉城:「把豆花挖起來,挖起來,給它攪一攪,然後用喝的,湯匙都沒有,沒有湯匙,早期的時候沒有湯匙,用喝的。」

以前用來挖豆花的小鏟子,也因為歲月刻痕變形了。洪銘謙:「因為很利,所以用這個瓶蓋會割到手就對了,那個年代的瓶蓋。」

如今外公把這支杓子交到他孫子手上,這古早味豆花,甜了半世紀府城人的嘴,看起來平淡無奇的豆花,卻有化不開的綿密祖孫情。

◤好康情報◢

👉好康倒數5天!驚喜天天抽,別錯過

👉看車聊車還能拿好禮!萬元好禮等你拿

👉麥可喬丹限量座駕!二手拍賣破2千萬


#發現台灣味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90

0.0308

0.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