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全民「普發1萬」有望? 財政部回應了

責任編輯 陳怡伶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3/22 16:41
最後更新時間:2025/03/22 16:41
全民普發1萬,全民普發1萬現金,普發1萬,普發1萬時間,全民普發1萬時間,超徵稅收,還稅於民,普發1萬現金,普發現金
「全民普發1萬」是否有望,至今仍未定案。(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國民黨主張普發現金新台幣1萬元,並提案修正預算法,不過財政部、主計總處對修法持保留態度,財政部指出,歲計賸餘應優先用於減少舉債,或是留供因應重大政策,以因應多變的國際局勢。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林德福、賴士葆等人提案增訂「預算法」第81條之1,定出還稅於民法源。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排定24日審查「預算法增訂第八十一條之一條文草案」等3案,財政部、主計總處書面報告今天出爐,但都持保留立場,並強調稅課收入優於預期,不等同財政賸餘。

 

主計總處書面報告指出, 稅收實徵數超過預算數屬於估計誤差,並非常態發生。

主計總處解釋,近5年中央政府稅課收入雖有4年實際數大於預估數,但109年度因營所稅、貨物稅縮減,導致實際徵收未如預期,而有低於預算數的情形。

主計總處接著表示,稅收實徵數超過預算數額,不代表當年度整體財政有餘,須先彌平差短,並扣除法定還本,才是政府可用財源。
 

財政部也在報告中表示,歷年稅收優於預期,均優先減少舉借、還債及累積至歲計賸餘。

而且稅課收入優於預期現行已有法制可循,考量近年國際經濟情勢快速變化,國內外經濟不確定性因素升高,財政部認為,政府需有足夠財政空間因應,因此歲計賸餘的運用方式,須兼顧財政穩健及國家長遠發展需求,建議優先用於減少舉債或留供因應重大政策,由權責機關視政事需求的優先順序,妥適規劃。

財政部補充說明,預算從編製、審議至執行完成,歷時近2年,加上近期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顯著,造成估測值與實際值發生落差,但稅課收入優於預期,均是依法徵收,並非外界所稱的「超收」,這將讓民眾誤解為超過本應課稅的金額,而有「還稅於民」問題。(中央社)
 

#全民普發1萬#全民普發1萬現金#普發1萬#普發1萬時間#全民普發1萬時間#超徵稅收#還稅於民#普發1萬現金#普發現金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93

0.0561

0.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