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高雄「上元春鬧」 背後暖故事曝:人與節慶祝福的流轉

記者 林雅婷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2/12 10:27
最後更新時間:2025/02/12 18:26
元宵節-元宵節習俗-跳上元-習俗-元宵節拜拜
上元夜扛上轎子,挑起竿燈,敲響鑼鼓。(圖/林雅婷攝)

剪紙上蠟、描圖填色、裁布縫衣!高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志工每年到上元夜扛上轎子,挑起竿燈,敲響鑼鼓,走在五福路上沿街傳遞著新春祝福,歡快氛圍渲染街頭。而元春鬧活動的總召、蟬雨越讀書店的負責人楊詠也說著這項活動彌足珍貴的背後故事,以節慶重新把人團結起來,體現出上元節祝福的流轉。

開工前夕,有一群人編起燈籠,點亮竿燈,組裝燈車,為上元的鬧春活動努力,事實上這項大型活動必需籌備一年的時間來完成,包含、燈車、花轎、竿燈、燈籠等皆是手作完成。令人動容的是,這一群志工都是利用下班及休假期間,齊力為這項活動而努力。

 

每個燈籠的設計都蘊含創作者的巧思。(圖/林雅婷攝)


更多新聞:元宵節拜天官大帝!求財祈福「最強6吉時」 5大開運法一次看

「上元春鬧」蘊含每位志工設計巧思與理念,藝術統籌逸軒指出,人們提到「儀式」浮現的可能莊嚴而規範的舞步,但儀式的本質遠不止於此,它的核心簡單卻深刻是「來自身體參與」,而非語言來傳遞。今年的上元節,有個開場儀式叫作「凝暄」。而「暄」是個古老的詞,來自「寒暄」,最早是指北方人們會在冬日,提著火光四處拜訪,確認彼此還活著,打個招呼說「你還好嗎?」 這是一種非常有溫度的身體互動。而我們的「凝暄」,則進一步表達了春天即將到來,溫暖的光聚集起來,準備告別寒冬,迎接春日的美好。
 

道具都是遵循著傳統文化來手工自製。(圖/林雅婷攝)

更多新聞:元宵節拜拜指南》拜土地公、地基主的時間流程與供品水果準備

元春鬧活動的總召、蟬雨越讀書店負責人楊詠指出,上元節承載的並不是節氣的本身,而是一個故事,例如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林黛玉以及水滸傳等角色都參加過上元,這幾千年來累積的能量,傳承能量彌足珍貴。這也是如今我們一直努力,讓生活有感知有感覺,可以體現人與節慶祝福的流轉。

楊詠感性的說,第五年籌備這項活動,每一年都再精進,今年多了許多設計,有夥伴親手用手剪出來的剪紙、12生肖的竿燈、還有不同花色的門神、花磚、山車與陸船等,背後都有其含意。例如,每個燈籠的設計都蘊含創作者的巧思,當然也有屬於他們背後的軼事。最讓人動人的是,我們演繹出專屬高雄人的自信與驕傲。

該節氣最重要的初衷,就是重新把人團結起來。(圖/林雅婷攝)

另外,該節氣最重要的初衷,就是重新把人團結起來,感受到節慶與人的關係。再者我們愛這片土地,以自己家鄉為榮,也盡一份小小的力量來對家鄉表現感激。最後楊詠盼望,會繼續深耕、傳承,也讓做文化及藝術的工作者在這個時代依然昂然,薰陶給每個人。
#上元節#傳統習俗#竿燈#儀式#文化#元宵節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94

0.0671

0.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