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歲陳小姐有胃癌家族史,多年前曾經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已呈陰性,但最近一個月常常胃痛不舒服,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胃炎,幽門桿菌竟陽性,一問之下發現患者家常吃火鍋,家人也曾感染,推測應是聚餐吃鍋造成的重複感染;醫師指出,幽門桿菌不是治療後就一勞永逸,沒注意還是有重複感染的可能,且感染時間越長之後罹患胃癌的風險越高。
陳小姐表示,家族間常有聚餐,中秋過後天氣轉涼,家裡經常吃火鍋,家庭成員過去也曾有檢驗出幽門桿菌感染,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推測,可能是聚餐時沒落實公筷母匙,造成重複感染,建議家庭成員都接受幽門桿菌篩檢治療,並貫徹公筷母匙的習慣,才能避免再次感染幽門桿菌。
康指出,目前已知幽門桿菌是多種胃部疾病的致病因子,像是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胃部疾病都已經被證實與幽門桿菌有關,且被感染的時間越長,之後罹患胃癌的風險越高。
康本初表示,幽門桿菌除了存在人的胃黏膜外,唾液、糞便中也可以發現菌種的蹤跡。傳染途徑主要是經口傳染,因此用餐時如沒公筷母匙,同桌的的人可能因唾液而感染;如廁後沒確實清潔手部,也會有糞便經口傳染的風險,因此當家中有人感染時,會建議同住家人一併檢測有無感染。
康本初說,檢測幽門桿菌的方法有呼氣試驗、糞便抗原、胃鏡切片,會依個人情況建議檢查方式。感染幽門桿菌不一定會有明顯症狀,經常要到出現胃炎、胃潰瘍等胃部疾病不舒服時才發現。治療方面主要是使用藥物(制酸劑加抗生素)進行滅菌,所需時間視個人情況不同,約為7-14天,目前只要經由檢驗確認感染,健保就會給付相關藥物,但要特別留意在滅菌成功之後,仍有再次感染或復發的可能。
康本初提醒,日常生活中注意環境衛生及飲食安全,可降低幽門桿菌感染機會;與他人同桌用餐時,須採用公筷母匙。幽門桿菌感染可能增加胃癌發生的機會,倘有胃癌家族史或是家中有人感染幽門桿菌,應考慮接受幽門桿菌檢測,若感染需接受滅菌治療,減少反覆感染及同住家人一起染菌的可能。
◤Blueseeds永續生活◢